-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开始,到《关雎》合奏结束,宏亮美妙的音乐充满耳朵啊!”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钱穆《论语新解》:师挚,鲁乐师,名挚。《关雎》,《国风》《周南》之首篇。始者,乐之始。乱者,乐之终。
古乐有歌有笙,有间有合,为一成。始于升歌,以瑟配之。如燕礼及大射礼,皆由太师升歌。挚为太师,是以云师挚之始。升歌三终,继以笙入,在堂下,以磬配之,亦三终,然后有间歌。先笙后歌,歌笙相禅,故曰间,亦三终。最后乃合乐。堂上下歌瑟及笙并作,亦三终。《周南》《关雎》以下六篇,乃合乐所用,故曰“《关雎》之乱”。升歌言人,合乐言诗,互相备足之。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编篆而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官学书籍,科举指定书目,成为历代儒家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对历代文教产生极大影响。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