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多的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合二为一,成为某个上师或者本尊,他身上发出了无数的光明,如清光一样进入你的身体,把你所有的烦恼、业障、疾病、痛苦都洗刷干净,从而让你俱足一种智慧的光明。
2、这种观想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观想,你心中的诸多污垢是除不掉的。
假如没有进行很好的宗教修炼,没有这种礼仪,便无法清楚心灵的污垢。
真正的宗教礼仪,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熏染,对你进行一种行为和心灵的训练和熏染。
3、修道实质上就是安住空性对治习气,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行了。
4、在这种观想中,上师非常快乐、欢喜,他化成了你的明点,进入你心中的不坏明点之中,和你融为一体。
心中的那份快乐和空性融为一体,就是说心不要离开那种快乐和空性。
5、一个人在祈请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一点:祈请的字数不能太多,因为祈请字数太多的话,那种祈请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散乱的祈请。
当一个人正确地祈请时,就容易与上师相应,相应之后就会进入一种定境。
6、心量要非常大,好像虚空一样,好像大海一样,甚至连宇宙、法界、日月星辰都能统统容纳于自己的心中。要有这样一种心量。这既是见地,也是觉受,是一种非常博大的胸怀。
7、所谓的包容,就是不管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是否做了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不要执著它。
8、你的心如同虚空一样,了无牵挂。让你的智慧,像天空发出闪亮的彩霞一样,传递给和你有缘的众生。
碰上需要明白的,需要你帮助的,你就给他们说几句,解释一下,不要怕麻烦。碰到需要财布施的,你就给点钱;碰到需要无畏布施的你就安慰一下。
9、你拥有明空之心而不去执著于明空,拥有真心而不去执著于真心,拥有觉悟之心而不去执著于觉悟,到这时才是真正的平常心。
凡夫俗子随缘对待万事万物的那颗心,不是我们所说的平常心,因为他没有证得明空,没有觉悟,也许还存在执著与牵挂。
10、要在出世的心态下,做一些入世的事情。该做的一切做到之后,就不要让这个事情影响到身边的人。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11、如果自己信仰某种东西,信仰某种理论的话,必须自己先身体力行地照着去做,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才谈得上去改变别人。
12、当我们想改变整个世界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唾弃你;当我们能改变自己的时候,才会赢的整个世界。
13、对于我来说,有名有利也很好,但这些东西改变不了我心的宁静,有也那样,没有也那样。我不会因为得到了一些东西就得意忘形,失去了一些东西就痛不欲生。
心灵的宁静与光明取决于自己心的明白,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