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已经将入睡时间推迟到晚上11时以后,上网、看电视剧、打游戏、刷微博微信等,都成了人们晚睡的理由。
在微博上,关于"别拿生命来熬夜"话题,一时成为热点。有3万多人表示自己经常因为复习和加班熬夜,有1万多人说自己天生就是熬夜族,早了睡不着。网络另一项"熬夜健康调查"显示,超五成网友表示经常或一直在零点后入睡,18.18%的人更通常超过凌晨1时才睡觉。很多人平时熬夜缺觉,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就猛补,一睡就是一天,早饭、午饭常常在睡梦中被省略掉。
缺觉、睡多了,其实对身体都不好。"睡眠时间VS死亡危险率"的函数图显示,睡眠时间在6.5小时-7.5小时之间,死亡率最低,少于6.5小时或者高于7.5小时之后,死亡危险率都大大增高,尤其是睡眠时间超过9.5小时或少于4.5小时,死亡危险率直接翻倍。
我们晚上睡觉是充电,白天是放电,如果晚上只充了50%的电,白天还要释放100%,那50%从哪儿来?就得从五脏借。有一句话叫"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几万年的人类活动造成人对宇宙日夜交替的规律很敏感,人体内有个生物钟,使人们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医学也认为,晚上11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这段时间,是睡眠的"黄金7小时"。
"晚上11点不睡是不要脸,凌晨1点不睡是不要命!"
熬夜后很多人会通过补觉来缓解,然而补觉往往不能很好地缓解症状,反而会打乱生物钟,出现体力透支、反应迟钝、免疫力下降、健忘等问题。
对于经常熬夜人群来说,要想摆脱"熬夜综合征",更多的是要学会科学地调理身体。
01.
爱忘事儿:花生大枣粥来补气
如果你在熬夜后不仅感觉浑身乏力、精神不振,还容易心慌、总是爱忘事、头晕,而且面色萎黄没有光泽等,那么你很可能属于气虚型的熬夜症状。
支招:可以多吃花生大枣粥。将花生15克、小米30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分别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熬煮成粥,具有补血养血、温补宁神的功效。
02.
面色苍白:喝黄连阿胶炖鸡子黄汤
熬夜后,除了感觉到眩晕、心慌外,还会面色苍白没有光泽等。那么,你很可能是属于血虚型的熬夜症状。
支招:长期熬夜容易引起气血不调、肝气不畅,导致经络淤堵,可通过喝黄连阿胶炖鸡子黄汤来调理。准备黄连5克、白芍药10克、阿胶9克、鲜鸡蛋黄2个,先把黄连、白芍加水浓煎成浓汤去渣后,加入阿胶和鸡蛋黄搅拌均匀就可以了,具有滋阴降火、静心安神的功效。
03.
胸闷怕冷:泡脚按按涌泉穴
如果你属于"熬夜族",常常有怕冷、手脚冰凉、胸闷气短、大便稀溏等症状,就很可能是阳虚型的熬夜症状。
支招:可以经常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泡脚时水温要先温后热,并不断添加热水,保持足部温热,每次泡20~30分钟,泡的同时还可以按揉一下足心的涌泉穴。也可以多吃点当归、生姜、羊肉等滋补脾肾、温阳助眠的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04.
胸口疼痛:喝丹参茶活血
胸口或头部某一固定位置总是感觉疼痛,就像针刺一样;胸口憋闷、心慌;面色青黄,有色斑;舌头暗红有瘀点、嘴唇发紫、目光呆滞等。如果你熬夜过后,符合以上几点症状,就很可能属于瘀血阻滞型的熬夜症状。
支招:可多喝丹参茶来调理。准备丹参9克、绿茶3克,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具有活血祛瘀、除烦安神的功效。
05.
烦躁易怒:每天午睡半小时
有些人在连续熬夜后常会情绪起伏不定,容易低落悲伤、烦躁不安或焦虑紧张等,这属于情绪易波动型的熬夜症状。
支招:如果不得不熬夜,不妨每天午睡半小时,这是短时间内恢复和储备充足精力的最佳方法,对抑制情绪波动、缓解紧张、舒缓压力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以采取分段式睡眠法,比如上班途中小憩一下、工作空隙打个盹儿等,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补眠。
此外,常喝甘麦大枣茶,也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助眠的功效。
06.
嗜睡虚胖:白鸭冬瓜汤排湿
如果你不仅体形偏胖、眼周浮肿、面色暗黄,还容易困倦、懒动、嗜睡,喜欢吃肥甘甜腻的食物等,那么你很可能属于痰湿型"睡眠骆驼"。
支招:白鸭和冬瓜都有很好的利尿排湿作用,可多喝白鸭冬瓜汤。准备白鸭一只、茯苓30克、白术20克、冬瓜500克、赤小豆60克,加水适量一起下锅炖一小时。具有宁心祛痰、除湿安神的功效。
若想彻底摆脱熬夜后遗症的困扰,
最根本的方法是拒绝熬夜!
以后除了因工作需要"被动熬夜"外,源于生活无规律、沉溺于繁华都市夜生活的"主动熬夜",小固劝您还是省省吧,最好还是在23点前入睡。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2534226524@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小康
济士康是一家传承中华古方,具备生物科技技术支持,秉持科学调理理念——“养生而处实”的“调养”型企业。企业贯彻“仁德为道,慈悲济世”的理念,“溯本求源,古方新制”的原则,注重调身、调心、调气。
养身于产品、养心于文化、养气于环境。以中药古方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科技,使产品“用食物成分达到药物功效”。
☟戳“阅读原文”,了解我们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