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老板办公室依一当即约了下午和HR的讨论会。
依一坐在座位上,开始回想老板刚刚的三个问题:
- 公司是否还有提供给我学习的平台?这个问题无疑是肯定的,现在这家公司是依一就职的第二家公司。在这里,依一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现在在完成一线的产品工作外,还附带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虽然爸爸妈妈一直希望自己尽快找个好人家嫁了,然后稳定下来,相夫教子。但其实依一有一个自己的梦想,作为一个产品人,她希望能以产品这个岗位为跳板,慢慢能走向公司的战略层,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与框架,未来在合适的机会,能与某位相知一起创立属于自己的事业。而现在,无疑正好在路上。
- 公司的事业,是否依然看好?这当然,公司是互联网公司,凭借公司创业初期的渠道与模式创新,硬是将还在实验室的技术,包装成为产品推向市场,一举获得成功,也很快拿到好几亿的融资,而且皆为国内顶级投资机构。虽然近来公司的业绩有所下滑,但是依一其实心里清楚,这个业绩下滑的原因是之前创新的渠道出了一些问题,而并非产品价值,依一从产品用户那里获知,其实产品现在有一批忠实的拥趸,而这一批粉丝在不断帮助产品进行传播,否则其实依一团队也很难达成老板给的增长目标。
- 老板是否还能沟通?说起老板,依一内心其实有一丝丝异样的波澜。依一其实在进入公司前就认识他,那是在一个本地产品社区活动上,那时老板是那场活动的分享嘉宾,老板给依一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他剑眉朗目,明眸皓齿,胡须明显被精心打理过留下一抹淡青。他穿着很休闲,谈吐幽默,整场分享笑声不断,不过从他偶尔的顾盼之间,依一能感到他内心底有一丝丝的哀伤。而当感觉到这一丝哀伤之后,依一对老板有了一些异样的感觉。当依一第一家公司失败之后,刚好看到这家公司有招相同岗位,依一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如果说这三个留下的理由一定要选一个的话,老板可能是最大的一个理由,但是,依一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往上走一走,至少能与老板进行平等对话之后,才会表露心迹。这可能也是依一在老板面前能哭得那么畅快的原因吧。
一上午的时间,依一在无聊的划水中度过,这在依一的工作中很少出现,但是依一也自己在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午2点,HR李峰如约而至。
李峰一进门:“老板说了你们团队的情况,我也大致看了你们团队的绩效方案。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将团队目标与绩效考核耦合了。”
依一:“怎么讲?”
李峰:“你们产品增长团队,之前老鱼的理念一直是希望打造自组织的团队,因此给大家的自由度较高,而且在招人的时候,选择的都是被使命感召的同事,这样能较大的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其实很适合你们的部门要求,这也是你们团队去年几个季度能较好完成有挑战目标的根本原因。但是,后来,公司给予了团队提成,这样导致团队成员的内在趋动力被金钱的外趋力慢慢挤压,让整个团队的目光变得短浅,不敢在长周期的、风险较高的工作上有投入,大家更在意见效快、风险小的工作,这样的后果是,在产品的体验上,大家就更愿意去做营销活动,去推文,这样见效快,但是,活动一多、push消息乱推,用户就会慢慢关推,对活动也慢慢脱敏,而你们之前一直奋斗的用户价值却没有太大提升,这就是导致你们团队现在业绩再往上走,大家感觉吃力的根本原因:业绩与目标完全挂勾。”
依一:“那,为什么销售、市场团队的业绩与目标完全挂勾,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呢?”
李峰:“从本质来说,销售、市场这两个团队不存在太大的创造性,又特别是在方向上,他们更多是执行性的团队。他们并不直接创造价值,而你们增长产品团队,是完完全全的创造性团队,而对创造性工作的目标,其实在很多时候并不好衡量。当然,这只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你们团队内部其实也需要紧密协作,而这个业绩与目标挂勾,也就意味着,业绩和目标都存在竞争,我在帮助其他人的时候,其实也在伤害我自己,因为最终的成果是别人的,这样也就让大家慢慢变得不再喜欢交流。还有一个是:你们团队与其他团队合作紧密,而现在仅有你们团队有业绩提成,这样其实也导致了团队之间的协作变得困难。”
依一:“嗯,好像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每个人的关系都比较紧张,不仅仅是团队内部,还包括团队外部,我每天需要花太多时间在不断的协调、沟通上边,真正在业务方向上的思考时间很短。那到底怎么解决呢?”
李峰:“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既然问题出在这两个紧密挂勾上边,那解决办法就是,想办法让这两个解藕。”
【具体怎么操作的话,下篇再写吧。】
ps. 莽撞如我,竟然写起了这种文体,有一些不习惯。练习练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