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预言”?
对上面的图示推理如下:
比如你的领导已经预设你是一个偷懒不好好工作的人,你汇报工作的时候他觉得你不用心,但是你用心做了这件事,他把他认为你不用心的这个情绪或者说这个预设通过一种微妙的言语或者其他途径的暗示使你感知到了这种情绪,于是你原本努力上进的动力就会打折扣,因为你不努力上进的印象已经在别人的印象中挂上号了,再怎么努力上进也不会扭转这个印象,于是你自暴自弃的工作,这样,在你的领导那里,他就形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很震惊,感觉世界上还有这么奇怪的理论好有趣,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可怕。如果预言是积极正面的还好,但是预言是消极负面的,那么岂不是我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恶魔吗?如果每个人都无意间创造了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将会产生多少误解?为了减轻这个理论的负面影响,把它从负面指引到正面上去,下面深挖一下这个理论。
1、人如何影响环境?
人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人的行为。
1.1唤起:你的存在本身就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会唤起环境中其他人的回应,从而改变环境。
1. 2选择:把自己置于某种环境而非其他环境来影响环境。自己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
1. 3行为操纵:比如那些试图使气氛活跃的人,煽动人们情绪的人的所作所为。
1. 4内隐行为:从思维上将环境的蕴涵由一种改为另一种,达到认知上的转换。将环境从认知上进行转换
1.5托马斯公理:在任何特定行为发生之前,总有一个检查和思考的阶段,称之为情景界定。如果人们将情景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是真实的。我们自己的界定决定了我们在该种情况下如何行动——一个错误的情景界定唤起一个行为,使得初始错误的情景界定变为现实,这个错误的界定是扎根于行为人本身的认知,这个界定无论对与错,都使得行为人以特定的方式行事。行为人的行为实际上将客观情景与主观情景相协调,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2、期望确定效果的三个方式
2.1行为确定效果(信念的客观现实)
一个人有一个信念或期望,使得他引发另一个人的行为,这个行为会确定第一个人的信念或期望,如皮格马利翁效应。
2. 2感知确定效果(信念的主观现实,先入为主)
大部分的行为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很少被全部感知,我们面对一个模糊的行为,总是根据我们自己的信念来解释它。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将根据自己的期待来形成。我们将行为对象所做的行为阐释为与我们的信念与期望相一致。
2. 3自我确认
行为对象知道进行的是怎么回事或者有特定的方式想表达自己,能够考虑到行为方行事,并改变了行为方的信念期待与感觉。
(验证实验:声波武器,同态复仇,交叉升级)
3、社会现实架构
社会心理往往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里,你有证据证明这个物质存在,这个物质就会存在——宏观上牛顿三定律对所有人都适用,自然法则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而社会认知科学里,有人这个因素加进来,很多事情就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在社会现实方面,观念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创造了我们的现实。
《无间道3》里说,往往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是处在各种事件之中的,我们的观念和认知本身就是事情的一部分。我们与环境相互作用,如果人把情况定义成真实存在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种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对一个情境的定义会成为这个情境的一个组成部分,随之影响其后的发展。你有可能开始有一个错误的定义或知觉,对情境的理解是不准确,有偏差的,接着你会以对这种情景的不准确理解为基础做出行为,你做出的行为会使情景符合你的不准确理解。通过这种方法使你的理解变的准确。就社会现实而言,我们尝试理解的社会现实,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观念的产物。
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境由心转,相由心生,心中有佛,念是佛念,见是佛见,行是佛行。见与不见无非自性。
期望确认效果起作用时,知觉者对他们将感知的世界有某种期望,通过行为明显地表达出来,或者在他们的心理过程里秘密地表达出来,从而使世界符合他们的期望。所以在行为确认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诱出确认我们对他们的期望的行为,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个公共现实,如果我用某种行为对待某人,从而确认了我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展示出来的确认我的期望的行为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大家会说,没错,他就是那样的人。或者当目标的行为是模糊的时候,我们会有一套知觉确认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目标的行为解读成它们是符合我的期望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知觉确认,我创造了一个私人现实,我使我对现实的心理表征符合我的观念的期望。不管我是创造了一个公共现实还是私人现实,都是我的观念创造了我们想要理解的现实。社会知觉的本质是构建性的,刺激不会自动就让知觉者意识到它是什么,知觉者要做的就是超越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填充缺失的信息,解读模糊的特征,这样一来,我们就构建了我们做出回应的现实。在记忆里也是这样,我们在记忆里构建一个对过去事件的心理表征,所以在未来,是这个记忆指导我们的行为,就客观事实而言,我们的行为将由我们对过去的记忆所决定,它就是控制我们行为的现实,我们可以选择构念,充当我们对各种各样事件的过滤器,构建什么样的一个事件,就会使我们对这个事件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我把这个人视作自己人,我对他的行为将会非常不同于其他外人。我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构建对某个人或者某个情景的观念。构念就是主观现实,他决定了我们采取什么行为。当我们去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同时的建构这个世界。这就是个人建构主义,我们在知觉过程中建构一个事物,在记忆中重构这个事物,在选择构念机制作用下再建构这个事物。社会科学本来就是依赖于观察者本身的学科,它生发出来的所有特征依赖于观察者的历史、文化、信念、认知过程等等东西的存在而存在。
这个效应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坚信房价会上涨—赶紧买房,不然以后买不起了—大家都去买房,导致房子供不应求—房价果然上涨了。
我坚信这家银行会破产—赶紧把钱取出来,不然破产了我的钱就没了—大家都去取钱,银行发生挤兑—银行果然破产了。
伏地魔选择哈利而不是那威作为自己的对手,结果就真的被对方干掉了……这个逻辑吊诡之处在于,伏地魔得知了这个预言这件事情引导了预言内容的发生,假如他没有听到这个预言,就不会试图去杀死哈利从而索命咒反弹,预言也就不会实现。这个怪圈是这个预言是由伏地魔“自我实现”的。显性的预言中包含了这么一条隐性的预言,这个预言会被预言的主人公听见,并且“听见预言内容”这件事情会引导主人公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行动的主要内容会导致预言的最终结果被主人公自己实现。而一旦预言的可实现程度由主人公本身去主导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预言的可信度一部分是取决于主人公在听到这个预言之后,有多么相信这个预言?预言的真实性竟然不是取决于预言本身,而是预言的主人公有多么相信这个预言,这不是很奇怪吗?
欧洲中世纪认为妇女思想浅薄没文化,结果妇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得不到教育又会反过来导致妇女思想浅薄…
nba教练觉得这个替补队员还没有进行场上正常轮换打球的能力,于是把他摁在板凳席给大家打水,而他早已经准备好了上场打球,只是缺少表现自己的机会或者当他越来越熟悉赛场就会打得越来越好,但是教练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又是谁的锅呢?教练事先已经做出预判他不能上场打球了,结果这个预判就真的决定了他没有上场打球的能力。
你自己在对事情的发展方向和结果作出预测的那一瞬间,由于你自己本身就是置身于事件之中的,你是整个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你的思想可以左右事件的进程——要命的东西来了——你就会把自己的预言进行自我实现。
假瘢痕实验中,让实验者无疑为自己额头有瘢痕,而实际上没有,所以他会认为别人看待他自己会更紧张,从而表现出很紧张。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是他表现得很紧张造成他人很紧张,而不是额头上的瘢痕。这样,就形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样的逻辑容易让人想起那个时光机的故事,假如让你坐上时光机,穿越到20年后,看到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自己,你见到了20年后你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它们如此的具象不容否认。你带着20年后自己的模样回到了现在的现实生活,从此刻开始,你的所有决定,你关注的所有事情,你认知雷达所有的搜索半径,你考虑问题的所有方向,都会毫无疑问地指向20年之后自己生活的模样,那个自己是如此的鲜活,你觉得你命中注定就是这个样子,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生活,经过了这20年,你自己的预言就会被你自己实现。先看到了结果,不由自主的选对了路径,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效果。在这一点上,因果律变得模糊了,到底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实现了自己的预言,还是因为事先看过了预言,从而导致了预言的自我实现?
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做出预言的人,只要是把这个预言公布于众,在预言里受到损害的人就会拼命阻止这个预言的发生,以至于这个预言不能被实现,而预言者做出预言的有效性也会受到质疑。但是如果预言者做出预言而只有自己知道,那预言的意义又何在呢?典型的例子是马克思做出了对共产主义的预言,而使得资本家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资本家就会适当提高工人的待遇,使得预言不会实现。
小白和小红是一对恋人,有天小红怀疑小白不喜欢自己了,于是带着这个信念想要给他一些考验,但是这个怀疑的念头催使着她对小白的各种各样的行为作出了错误的心理方面的解读(就如同那个怀疑邻居偷了他们家斧子的那个人,怀着一个信念,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从而陷入了一种叫“人类只相信他们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的怪圈”)比如小白提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小红觉得这个解决方案背后的动机其实是小白不再爱我了。这样,小红就误会了小白的真实动机,这种误会的言语小红会通过对话传递给小白,小白觉得自己被无端误会之后,本来深爱着小红的小白,渐渐的也不会像当初那么爱着小红了,整个过程就像由一方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小红作出的预言,万万没想到最终是由自己的行为导致的预言成真,从而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你作为一个餐厅的服务员,觉得那个顾客面相不善,估计很小气,一会肯定给小费给的特别少(预设的观点,自己瞎想的预言),所以你给他提供的服务也有所懈怠(持有这种观点和认知的前提下,自己做出的行为),他当然感知到了这种懈怠(你的想法通过行为被对方捕捉),从而他只给了一点点小费。他的这种反馈更加加强了你之前认为这个人是小气鬼的认知,你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预言。
俄狄浦斯也是这样的,被预言选中或者说被诅咒的人,为了避免这个预言成真,所作所为恰恰成了预言成真的原因。
你自己预期了一个不好的结果,于是你就没有为这个本来有着光明结果的目标做出应该有的努力和应该投入的成本,这种懒惰或懈怠会被你的伴侣,领导,朋友,亲戚所感知,于是别人会误以为你不在乎这个结果,于是,他们也会懈怠或者失望,于是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糟
4、如何应用?
自我实现的预言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心里偏差,自证偏差,意思是你自己总是寻找能够证明你观念对的证据,不断强化,而对能够证伪你信念的证据视而不见。所以说,把这种效应发挥到极致的做法是,找到你一个可以信赖的人选,你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让他对你说,你将来会成功的。一旦这个模式开启,你以后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关于自己如何成功的,一定程度上也会避免一些负面消息。
有时候你只不过缺少的一个能够告诉你“你将来是一个牛逼的人”的父亲。
就用三句话总结:
欣赏式探寻,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正能量。
质疑型探寻,你就会得到你质疑的负能量。
你探寻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信念什么,它就会变成你自己预言的现实。
参考文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开课:社会认知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