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饱了,小睡一会。忽然突发奇想,饭饱会想什么?
不知道有没有想过,50年代,60年,70年的人作何感想,至少这一代深受温饱的的体会。未成立新中国前,我们的上上,上辈了连温饱问题都未解决,饥寒落迫,生命如草荠一样枯萎,凋凌。何况,温饱后能想些什么?
50年代,追求温饱。人人为吃饭担忧,把温饱当成最重要的任务。只要吃饱饭,做什么事都有意义。
60年代,解决温饱。科学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用科技改变粮食产量,发明再生稻,小麦研究高产高潮。
70.80年代,从根性上彻底解决温饱,人人不在谈论吃饭问题,发展对外开放经济浪潮。此时,还是提倡节约的大众思想,没有因为吃饭,发生浪费粮食的现象。
到如今,已成为富强,民主,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吃饱了饭,总想做些什么?
牵着卷毛的洋狗,喂着高档的食品。让人群中的眼光四处瞻望,炫美。这一切不过代表美的时代来临。可对饮食的乏味,吃饱了,却生出很多不合常理的欲望。
用糟贱粮食的炫富,让饭店老板吃惊。成千上万的餐饮,食物,统统倒入垃圾。这不是温饱的求渴,而是有了温饱后的极度浪费。钱代表了欲望,美食造成了人贪懒的差距。这难道是富有,温饱后追求的欲望。
我们这一代人,已太多娇纵,不知道当下还要再做什么?对于吃饭,已失去味觉。浪费成为平常,从不怜惜每一粒粮食,直觉富有的攀比。尽管我们有时很饿,也不轻易尝试先辈的生活。这是不是早已忘记早已存在的历史,成为学习的楷模。
实践是痛苦珍惜的源泉。只有深刻实践前人的苦楚,才会热爱我们当下的生活。也许我们的后代会问:“先辈们吃饱了饭,会去干什么”。我们让后代,实践一次生活的体验,这样才对得住先辈,对得住为这繁华,饿得肚子,默默付出的一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