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的作者:詹姆斯·戈登·芬利森,英国塞西克斯大学哲学高级讲师,前约克大学讲师。经百度验证,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学者。
在本书的致谢中,作者提及近十位共事老师的名字,同时感谢家人、朋友在他写作的艰难时期给予的关爱和理解。其实作者著此书“艰难”,我读此书“更艰难”,因为哈贝马斯本人从不为初学者写作。
关于哈贝马斯其人:作者认为他是二战后最重要的、拥有最广泛读者面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他本人的学术特点是“跨学科”、“涉猎广”,(这一点应结合他本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有相当大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本身就蕴含了跨学科的初始基因,这些会在后文中详细提及)马克斯韦伯说:“他是一名没有灵魂的专家”。他的意思是:有一种专家从不超越自己的能力圈,而哈贝马斯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人。
哈贝马斯所经历的历史事件:
1945年(16岁):二战结束,政治观点最初形成时期
1968年(39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诞生、冷战、学生运动
1989年(60岁):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苏联解体
哈贝马斯思想发展:
两次思想转向:
1929诞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家人识时务地适应了纳粹政权,但也谈不上拥护。哈贝马斯也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但二战结束后,在观看了纳粹屠犹的纪录片后,或许是受了刺激,他终于看清了德国民众在道义上的集体沦丧。
20岁-24岁,哈贝马斯曾一度沉浸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但很快就幻灭了,并不完全因为海德格尔曾经是纳粹党,而是海本人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的态度,在他看来,是海本人甚至是当时的政权对不光彩历史的蓄意否认和留恋的一种集体行为。
思想的基调:
25岁,哈贝马斯研究谢林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转向马尔库塞、马克思的作品,两年后成为法兰克福社会研究院(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助手。他的两名老师(一位是研究院院长霍克海默,一位是后来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康拉德阿登纳)都是犹太血统,所以对德国有着非常奇特的理解,归属感及历史悲剧的矛盾情绪让他们形成一种思想:“如何批判地认同自己的祖国,以自我批判的精神、怀疑主义的态度、被欺骗过的人的清醒的头脑去继承德国的传统”。但此时的哈贝马斯著名变得激进,对于当时研究院院长霍克海默来说,这太过了,于是暗地里下了逐客令。29岁的哈贝马斯离开了,35岁时,他又回到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哲学、社会学教授一职。这时是政治动荡时期,哈贝马斯又与学生激进分子产生了分歧,他认为激进的学生是“左派法西斯主义”
哈贝马斯的思想体系非常庞大,变化幅度也大(深邃、庞大、多变)。或者是由于他本人经历的历史事件,以及在大屠杀事件的真相下,对伦理道德的深刻理解。他的思想贡献可以放在亚里士多德-斯宾诺沙-马克思这个序列中来理解和归类。
哈贝马斯对于德国统一的看法:对其统一进程的推进方式持激烈的批评态度。
哈贝马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家,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者。他对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一直怀有深深的忧惧。又把西德对西方传统的成功照搬说成是西德最伟大的文化成就。因为这种言论,他被社会学家称为"阿登纳之嫡孙"这未免有戏谑之意。
虽然如此 ,他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还是保持了高度的连贯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