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上午参观完浙江省博物馆后,沿着白堤走了一圈,我们就去吃午饭了。午饭过后,坐车来到灵隐寺景区,沿着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缓慢悠闲地走上,两旁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山上绿油油的树木甚是繁茂。路旁长满了参天大树,古木森森,隐天蔽日,把灵秀的山峦遮了个严严实实。山间的空气里透着浓浓的清新,如同置身于天然氧吧,既让人赏心悦目,又让人感到格外舒服。
连日的跋山涉水,将体力已消耗了大半,略显疲惫。加上空气湿热,连续走路,汗流如浆,手臂前后背,布满了斗大的汗珠,衣服湿透了,像是已经洗过一样。嗓门咽子也像是要被烘干了似的,口渴难挨,便没了继续游览观景的兴致。朋友提议道,去西湖边坐坐,吹吹风吧。
于是,我们便顺着山路走着下山,路旁是一片片的茶林,像是列阵待发的长队,甚是壮观;一排排茶树错落有致沿着山体铺开,一直延伸到那清新的山坡上,像是一首首优美的诗行,清新而雅致;一垄垄翠绿的茶叶又像一排排的音符,等待着灵巧的手指来弹响,奏出一曲“茶园飘香幸福来”的乐章。我们几人被江南的天然美景陶醉了,禁不住感叹道,这简直就是在一幅青山绿树的优美画卷中行走。
山路弯弯,走着走着,又转出了一片竹林,青青翠竹,植根山上,沿着山势铺展开来,青瘦挺拔,绿影婆娑,姿态入画,竹韵幽幽,不似林黛玉所喜欢的潇湘馆里“那几竿翠竹隐着一道曲栏”的清幽景象,却大有“占尽风情向小园”的热闹意境。长满竹子的山脚是柏油马路,路的一旁是人家。有几户人家门前植几竿挺拔翠竹,就有文人雅士的韵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富裕起来的西湖人家也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
我腰椎间盘突出,没走多少路程,就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腰酸腿困,腰腿不灵。恰好路旁停放着几辆共享单车,真是有着雪中送炭般的知心,又有着锦上添花般的愉悦。扫码,开锁,上车,蹬转,顺坡下山,急驰如飞,轻轻松松来到了西湖上的苏堤。
登上苏堤,先是一段高坡路,下了坡,越过路边的柳树林,坐到了岩石为岸的西湖边。岩面也浸润着几分柔和,草丛透着几分油油绿意。岸边的杨柳,长得高大繁茂,树上的蝉声和莺鸟叫声更是妙不可言。那西湖南屏山下的柳浪桥,在桥边的柳树,每到春天,当暖暖的春风吹过,便有黄莺鸟发出悦耳的啼鸣声,从密林浓荫中传来,非常美妙,动人心魂,这就是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
西湖啊,我又一次来到了你的身边。那美丽的容颜尽收眼底,你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风采撩人心魂。放眼望去,周围有隐隐青山环绕,恰是你的黛眉;汪汪湖水,恰似你那顾盼神飞的一双俊眼;那笔直的苏堤,不就是你挺拔的鼻梁吗?我无法用言语描绘天生丽质美人似的你。
禁不住诱惑想要抚摸你那柔软的肌肤。我急忙探下身去将手轻轻地伸入湖水中,感觉暖痒痒的软绵绵的,舒服极了。顺势掬起一捧,从下巴嘴唇沿着脸面向头上涂抹开来,也算是我拥你入怀,吻你入口了,一阵杨柳下的清风吹过,清爽惬意,令人陶醉。
心醉的美,无以言传。若说西湖美如画,但人间谁能画得这么美,若说西湖美如诗,而世上又有谁会写的这么绝?来杭州不在西边走走那将是你此生最大的遗憾,若未曾翻开西湖的诗读一读,将是你一生最美的错过。西湖的美是自然与人文的邂逅,那些凄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将西湖的美涂抹得更具神秘与更有韵味。
泠泠西湖水,悠悠未了情。其实我也是真心想用文字来表达西湖的美,抒写心中的那一分情思,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真的错了,我无从下笔,也无能为力,无法写出西湖的美。即使有心,也是有心无力,即使有力,也是力不从心,只好就此搁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