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曾提及“几乎世界上所有非西方文明都至少存在了1000年,有些是几千年。有记录证明,它们都借鉴过其他文明来增强自己的延续。”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将他人的经验和学识为自己所用。
但我们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通过借鉴及融合他人的经验,来强化自身的优势,修正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卓越。
善用学习能力,懂得如何加强及运用自己已有的优势,想不成长都难。
景德镇瓷器的工艺制作流程被传到法国后,寻找高岭土的过程纵然令制瓷工艺历尽千辛万苦,1771年法国瓷器也还是在利摩日顺利展开了。
我们不讨论他们是如何“仿制”景德镇瓷器工艺制作流程的,这则沉痛的历史事件,相信大家早有耳闻了,拜法国传教士殷弘绪的亲笔信所赐,中国的瓷器才被推向法国、欧洲,乃至世界。
事实上,利摩日这座位于法国中部的艺术之都的确将它打造了成了举世闻名的瓷都。
瓷器在欧洲享有的美誉经久不衰,继法国瓷器之后,早在1794年,英国人发明家威廉华尔森又将骨粉与玻璃工艺进行完美结合,最终烧制出薄胎瓷1mm-2mm左右厚度的骨瓷。
由于骨瓷从烧制工艺精良、对成品的标准极高,曾一度成为英国皇室专用瓷器。
以上不论法国或是英国的瓷器发展历程中,我们都会从中发现仿制——融合的过程,最终他们形成了自己国家乃至欧洲独一无二的瓷器工艺,不得不令人称赞。
欧洲瓷器虽说不如中国瓷器历史久远,但却因为在瓷器文明的延伸及创新上融入了他们本土化的特色,在今天看来,欧洲瓷器所拥有的典雅、复古及华丽之美,与中国烧制的釉瓷及彩绘瓷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差。
而在借助其他文化强化自己本国文明的路上,中国也在其中哦。
“学者们认为,中国从印度吸收的佛教并没有导致中国的‘印度化’,中国吸收佛教是为了中国的目的和需要,中国的文化仍然是中国的”(这句话依然出自前文提到的《文明的冲突》)
众所周知,佛教距今约有2500多年历史,而印度佛教被传入中国,大概是在东汉年间。不论宋代或是元代时期,都对佛教实施了保护政策,也因此,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也在融合不同时期的政策而逐渐变得更加中国化。
换言之,那些能令我们强大的文明或是文化,为什么不去吸收呢?
就好比今天的我们也会为了令自己更加精进、或是快速有效地成长而选择各种工具书来汲取经验一样。
不论别人的经验是从何而来,只要对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有利,且能帮助我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自己是需要这些经验的。
同时将外来的文化、思想与自身“本土化”的文化及思想进行有效的融合,最终你不止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知识,还强化了自身的“社会感”。
这里的社会感是指个体在立足于社会时所需的与人为善、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基本的合作及信任、维护社会道德与秩序等,与社会建立连接的一切事务的基础要领及意识。
而在历史上,不论是文明诞生及延续的轨迹,精神文化的传承,或是各个朝代的兴衰,都可以从中提炼出文中这则简单的道理。
即借他人的经验,来强化自己的本事,当然,前提是你能善用自身的优势,并能将他人的经验融会贯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