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你来不及珍惜,也来不及挽留。
去年在网络平台认识了陇西秧歌角色里,扮演“老妖婆”的史老师。当时网络上有很多“陇西最美老妖婆”的短视频,后来写了一篇《陇西秧歌之最美老妖婆》的短文,以此来表达对家乡民间小曲的喜爱,和对秧歌爱好者才艺表演的崇拜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3897416/e38e023f2d2a2ae8.jpg)
遗憾的是,就在今年农历五月初,史老师不幸离开了。大家都表示很遗憾!他离开后,我回过头再写关于史老师的文字,是因为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对他牵挂,表示惋惜的网友们。
文字会让人感受到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感情,通过文字,史老师的亲人联系到了我本人:
你好。如月。虽然不曾谋面。感谢你的两篇关于父亲的文章。第一篇我很早就看过。那时父亲还跟我说有人联系他要给他写一篇文章。说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看得出来他当时很开心。第二篇再也征求不到他的意见的。父亲总是把快乐的一面留给了别人。我昨晚看到第二篇文章以后通过快手看到你的微信。加你就是想替父亲跟你。跟所有关心父亲的人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
看得出来,关心史老师的人有很多。不足之处,去年发第一篇文的时候,文中放了一张跟史老师一起“搭档”者的照片,今天再读此文,给一些细心的读者带来了困扰。化妆后的“老妖婆”姊妹俩,真的看着很像。所以,如月在这里真诚地给大家说声抱歉!
幸运的是,通过文字又认识了陇西秧歌圈真正的才艺者,就是如月上面提到的史老师的“搭档”,另一位“老妖婆”。通过和他短时间交流,觉得他也是一位很和善的老师。他也表示很遗憾,失去了自己的“搭档”。如月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对当地秧歌圈了解也是甚少,史老师也是爱好秧歌,这位“陶家爸”带领他,让他登上了秧歌舞台。在这里,如月向我们家乡的秧歌爱好者们致敬!
关于史老师的文章,今天就写到这里了,以后或许不再有。只为缅怀大家心目中的好心人!如月始终坚信一句话:好人不是大家吹捧出来的,我们欣赏一个人,证明一定有他的魅力所在之处。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所以,虽然史老师已远去,他留给我们的快乐和良好的品德,或许大家永远都无法去忘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