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大秧歌随笔

作者: 薛奻奻仙女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13:30 被阅读0次
    我是一个海阳人,出生在海阳。所以从小就开始观看海阳大秧歌,对海阳大秧歌有很深的印象,一直到现在每年过年回老家,都会有秧歌队来村大队巡演,演了一个村又去另一个村。妈妈和我说,最早的演出,是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为了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还有庆祝新年而举行的庆祝活动、最早的演出,演员们演出的费用是大队给的工分(也就是现在的工资),后来慢慢的发展,给演出的人员烟、糖之类的东西,现在就是村里给他们工资了。

    海阳大秧歌,产生于胶东地区的海阳市,距今已经快有六百年的历史,2006年被录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产生于农村,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间舞蹈(主要是扭四方步),但是舞蹈的同时又具有歌(我个人觉得更类似于说唱)、戏(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各种环节与特点。

    海阳的秧歌队,主要是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龙头,龙身,龙尾,还有锣鼓队。虽然各负其责,部分不同,但是步伐统一,听从指挥。角色分别由:乐大夫(带队的人,主要负责开场唱)、花鼓(主要有男士组成的打鼓队,人数有12—16个不等)、货郎儿(一边一个,共两个人,一个竹竿子上挂着毛巾之类的东西,代表卖东西)、货郎儿后面跟着王大娘、后面是12个耍花的妇女、后面跟着12个耍扇子的(不低于12个,一般16个左右,一边一队,呈对称)、后面是箍漏2人、丑婆,划旱船的、跑驴的、拾粪的(这些角色主要是盘石店的秧歌队)这些演出人员组成。

    演出先是由锣鼓队开始打鼓打锣,这样就能给村民一个信号,告诉他们秧歌来了。人们一听就知道来了秧歌,都很兴奋,就都出来抢能看的全的好地方,往往在窗台,平房顶,河边的台子上等,人来的差不多了的时候秧歌队就开始走八卦阵,走阵的鼓点,特别慢(咚气咚气咚齐强儿~~并有固定的数目),后面就开始进场,进大队院,节奏就变快了,往前走,就开始演出了。

    观看海阳大秧歌,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迎着鼓点,感受这一年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庆祝新年的到来,它朴实淳厚,强烈的锣鼓声振奋精神,演员们传递的兴奋,喜悦的心情,还有农民的憨厚的笑脸。近年来国家不断重视海阳大秧歌,不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进入一些学校,成为了必修课。正是因为人们的喜爱,还有民间艺术秧歌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才使海阳大秧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使其顺应时代的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不落后于时代发展,获得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阳大秧歌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nm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