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第三期第二节课,江南铁鹰老师通过分析上一次同学的习作,通过同学对猫的观察的分析,用他对文学痴迷半个世纪的经历和写作实践,为同学们总结了文学之路的要素之一:厚积薄发。
也许,我们最初的创作热情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瞬间的灵感闪现。但是,要想长期在文学这条道路上持之以恒地走下去,需要的不仅是毅力和耐力,还需要两个方面的不断积累。一个是生活阅历的积累,一个是文学功力的积累。
生活阅历的积累
一个热爱文学创作的人,首先应该热爱生活,而且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因为差不多每一个曾经在文学上有所成功的人,都曾经有过艰难岁月磨砺的痕迹。
在生活阅历积累的过程中,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江南老师就曾因为看见家里客厅窗帘背后,有一只小蜘蛛正在捕食一只误撞到网上的小蜜蜂,然后,就蹲在那里,认真地看着两只昆虫之间的战争,看了足足一下午。晚上,江南老师就以蜘蛛和一个退休老人为主角写了篇短篇小说。江南老师告诫大家:写作的每一次奇思妙想,其实都是灵感瞬间的爆发,而灵感的背后,是厚重的生活积累。
在生活积累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眼力、洞察力、判断力和记忆力。这样,才有可能在偌大的缤纷世界里,捕捉到瞬息万变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再把所有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浅至深的分析和判断,把所有有价值的资料,牢牢保存在自己大脑里。只有这样,你才可以随时随地在投入新的创作之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文学功力的积累
当然,仅仅有生活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原始的生活经历,只能给我们提供素材,要把这些素材转化为文学作品,还需要另外一种重要的积累,那就是文学功力的积累。
文学功力积累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读书。你必须认真地读书,读各种书,经典的非经典的、文学名著或民间神话、传奇故事,甚至各种杂乱的知识比如政治、历史、地理,等等,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文学功力,才有可能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江南老师以自己文学创作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文学功力积累的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勤奋练笔。只有坚持不懈地去笔耕不辍,才会让自己的创作水平得到必要的提高。比如,有的人看到自己有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某些期刊或别的什么纸媒发表了,就以为自己是文学天才,从而沾沾自喜,以为只要自己随便写点什么都是满满的才华。而如果一篇作品没有被认可,被拒稿了,或者发表了没有得到认可,就开始怨天尤人,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这其实都是很荒唐的。要知道成功并不属于天才,而是属于勤奋。
江南老师认为,一个真正热爱文学创作的人,他的创作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来自内心世界的声音。你不应该为了是否可以登上纸媒,或者偶尔出了个精品就妄自尊大。你应该做的是,认认真真地去创作每一篇作品,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断锤炼、不断练笔,只有依靠这样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真的去摘取文学鼎峰上的桂冠。
当然,勤奋练笔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也是考察我们观察力、洞察力、判断力和记忆力的一个过程。在练笔写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小说的写作中,要注意“多一点人物自主性的活动,少一点第三角度的描述。”
江南老师也分享了自己能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的秘笈,那就是,无时无刻地去捕捉并记录下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信息,仔细观察生活中出现的一切物体或事物,再牢牢地把它们储存在大脑深层的记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