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很懒,有严重的拖延症,大概是晚期了,不知道还有没有的救。
就在上个月,我裸辞了,成功转型为一名无业游民。
心之迷茫,无所畏惧。
回家后的第六天,总结,总结,总结。
去年的六月,结束了混沌随波逐流的四年,带着考研失败的后遗症(大概是被目标院校刷下来而只想努力挣大钱的亢奋状态),奔向魔都,奔向理想的远方。
好像所有的一开始都是那么的艰难,这一篇,只想记录这一年里在这座城市走过的地方。
安顿下来的没多久便和同在上海的几位大学好友取得联系,由此决定首次“会晤”。
没想到毕业时的一句江湖再见来的这么快。
第一站:上海外滩+城隍庙
魔都必来之地,国际性的大都市自信地向熙熙攘攘的人群诉说自身的魅力。





城隍庙的这几张有些模糊,大概因为人流量太多,有些匆匆忙忙,手机的拍照功能不是很强大。






第二站:佘山国家森林公园
先是在其中一个小伙伴的家里吃了火锅,正好附近就是佘山,就相约吃的饱饱的去爬山,几座小山丘不到俩小时就被走完,下山路上我们还开玩笑:这样子的山可以再来几座。


这座位于佘山之巅的教堂很漂亮!用手机全景功能拍的一张太大,上传不了,只能放上这张局部图了~

第三站:顾村公园赏樱花
最美人间四月天,一处绝佳的赏花胜地,门票价格十分亲民。
樱花旺季的游客络绎不绝,和朋友带上零食,樱花树下席地而坐,玩游戏,畅谈天与地,倾诉工作生活的不快,美好的一天。
不只有樱花,还有油菜花,郁金香,还有一大批不知道名字的花,有一个小型游乐场和恐龙园,美食街等。








第四站:上大菊花展
上海大学有一个初中的小伙伴,初中后失联一直到大四下被莫名拉到初中群才又重新联系。
因为当初关系不错,她现在上大报送本校研究生,我们一起去她学校看了菊花展览。

老爷爷很爱摄影啊~

每一处景都有一个主题~


第五站:青浦朱家角古镇
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江南古镇的闲适与宁静,虽然现在的小镇都比较商业化,但还是值得去走一遭,采集照片,放空心情。
最重要的!朱家角的网红小吃!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猪蹄,米酒,桂花糕,小馄饨…










第六站: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
在上海大学嘉定校区附近的一个小博物馆,正赶上免费开放,就去向孔老夫子祈福了。
嗯~对于以后,尽人事,听天命。




第七站:新场古镇
典型的黑瓦白墙。
流云在天边,古道在轮回,时光在雕刻斑驳的屋檐 ;
江南古镇,小桥流水;
都市之外,现代之中;
步履悠悠,辗转回眸,笑语荡漾;
良辰美景,等待有人说。





第八站:美食站
虹口龙之梦的豆乳盒子,新加坡菜,南京大排档;外滩附近的城隍庙小吃,重庆火锅;徐汇美罗城的日本小吃;人民广场的牛蛙火锅;朱家角的网红小吃;上大附近的零食店…
甚至地铁口的鸡蛋卷饼,煎饼果子…












有一段时间,迷恋上做菜,再后来,算了,我还是没有改行做厨师的天赋。







还有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减脂日常~




第九站:运动打卡
作为一名资深的运动keeper,小黄车上下班骑行打卡,夜跑晨跑打卡,运动使我进步~




第十站:那些琐碎的片刻
我生来好动。

一次看家具展,确认过眼神,你是我的lucky fish。
手指到哪,金鱼就奔向哪(可能以为我在喂它吃的,就涌过来了?)。

展会上看到的蛮有意思的一款吊灯,不仅在用材上环保,并充分利用瓦楞纸的特性,让灯光透过缝隙溢出,不会直接刺到人眼。

上下班路上必经的十字路口,人流量太多,很危险,有一次因为上班快迟到而闯红灯,差点出危险,后来再也不敢违规。
自从那次,每次骑车经过这里都会有阴影(所以,电视剧里出车祸造成童年阴影挥之不去甚至人格分裂的好像不都是骗人的)。
后来我告诫自己,过马路,看红路灯,是为了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来往车辆,是为了不让其他车辆碰着自己。

我还记得这天是有七彩祥云出现。一整天手机都在推送,下班地铁上的随手一拍,可能阳光褪去,没有拍到祥云。
这天下午的天空确实很美丽。

回到小区已经天色渐暗,闻到饭菜的香味很想吃老妈做的饭,楼下草丛里的小灯在亮着。


冬天里的那场大雪,身处南方,也是罕见。

路遇一小只、萌萌哒雪人。

终点
以最后一次去南京东路的街头照片结束。
上海,等我回来。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