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念好多年,经过多次的搜寻不到和购买不得,今日终于在网上买到这本«小八义»
第一次读这部长篇小说,已经是30年前,上小学三四年级。那时候所有的书籍都很匮乏,能看到的只有少数故事书,画本和作文书。
天生热爱看那些有意思的书,小时候我会把视野范围内的书都想方设法借来翻阅,然后把里面的故事讲给周围的同学听,以至于从小我身边就有爱听我讲故事的粉丝。发小大眼睛是其中的典型,崇拜我能讲故事一直到成年。
二十年前教小学的时候,把这故事讲给学生听,一节课讲一小段儿。学生回家给家长说:“语文老师讲的故事比南京长江大桥还长,有趣得很。今天我得把脖子上的灰洗干净,不然老师不让我进班听故事。”
后来教中学,好多学生只比我小几岁,我却需要站在台上,拿出老师的架子与学识征服一批又一批捣蛋鬼。那时候学生的时间已没有小学生充足,就每节课讲个笑话或一个短小故事。
有一批学生,整整跟了我四年,几乎所有我看过的笑话和故事都讲完了,甚至让人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不得已,又讲了半部«小八义»,之所以只讲半部,是因为我儿时看的时候,那本书后面被撕了不少,结局我只听说评书的妈妈说过一点,细节讲不出来。
今天买到这本,里面竟然有大段大段的唱词。如果三十年前,家里那一本是这个版本,妈妈就不用费尽心力地去编唱词,改编那一本只有故事情节的«小八义»
去年春节进学生群,好多孩子竟然记得这部小说,让我好生感慨。亲爱的孩子们也已经长大,有的跟我一样已过而立之年,脸上已显现岁月蹉跎过的沧桑,可往日的欢乐时光却依然在他们青春的记忆里。
我想说,它同样在我的记忆里,如同我不曾忘却我的童年,我的青春,还有那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一样。
等我老了,别的什么事也不干,我要回到老家,坐在那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在硕果累累的树荫下给孩子们讲«小八义» 那时候,我一定可以讲得完完整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