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头说时间管理每天写1000字心理
我是如何和“问题”做好朋友的?

我是如何和“问题”做好朋友的?

作者: mydjohnson | 来源:发表于2016-11-21 18:29 被阅读178次

    我是一个问题青年,每天我的问题很多,工作上,生活上,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上等等,每天似乎都有我解决不了的问题压得我喘不过气,我不知道在屏幕对面的你有没有相同的感觉,如果你有,请与我一起探讨一下“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以下的观点是我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的部分观点所实践的所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学心理学纯粹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最大的感悟是科学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解决问题过程的问题:

    情绪状态的胶着对立;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面对一个问题,思路很混乱,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选择很多,无法确定哪个选择方案对你最有好处,此时解决问题又非常迫切,于是你产生了压力,在压力的情况下,你可能冷静,也可能急躁,于是你解决了问题,或者你根本拿问题没办法。

    这不是废话,我需要解释的是,在“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情绪更多时候扮演的是一块绊脚石,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你不了解“解决问题”这件事的一般机制:

    让我们回想一下读书时候的做题过程:你当天学习了数学的一个新章节,回到家准备做练习题,但是你遇到了一道你不懂的问题,于是你翻开了数学书,书中的某个知识点对你产生了启发.

    然后你又回到练习题,发觉你刚才学到的点还是无法支撑你解决的方案,因为你忘记了前面某个知识点,然后你又翻开了数学课本,在查找了诸多资料后你还是不懂,于是你第二天问了老师,终于——你解决了这道题!

    让我们用三种分类方法分析下:

    事件分析:学习新知识——练习——回顾老知识——请教别人——解决。

    用手段—目的分析: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目标找寻方案——靠拢答案——解决答案。

    用状态分析:不懂——中间过程——懂

    如果你用心回顾下,我们中间其实是运用到了:在搜索答案的空间里,不断更新自身的状态,从而靠拢目标,解决目标。

    你有没有看到黑体字?为什么我一直标示的黑体字显示的是:状态。

    你有没有发觉现在你之前更加注重解决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却没有将自己的状态与之相匹配?

    事实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视自己处于问题的哪个阶段,比你注重问题本身来的更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现实情况是不一样的啊!——让自己的状态和问题匹配,才有互动性,发生互动才有用!

    如果你有以下几种问题,请回归审视你的状态:

    你没钱,你渴望有钱,但是你想一年内可以赚到N多钱;

    你很喜欢你的女朋友(男朋友),但他(她)对你不是很好;

    你的某位家人身体不是很好,你想她赶紧好起来。

    我的解决方案是:

    1.找赚钱的路子,你能接受的钱数,先让自己有路子——打通路子,慢慢在这条路里进化自己的状态(包括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人脉)。

    如我做销售,你必须先有客户吧,你能造就多少潜在客户和已购买客户就是你的外在状态,你自身吸引人和让人下单的知识和技能与耐心就是你与之互动的内在状态,你自己进化了,外在状态才会进化。

    如果你现在一个客户都没有,先想想你拥有的是什么,相信我,你现在拥有的状态已经足够你开发第一个客户了!

    2.爱情,我只会说一句:拥有什么样的你,就拥有什么样的他(她),否则,为什么生活许久的夫妻在长相上会越来越相似?这不是很奇怪吗?

    3.如果你没钱买营养品,你现在能不能去网上查查一些搞笑的段子,让她开心一下?

    我们每天其实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每一天的状态都在更新,更新的好坏你自知吗?

    这便是解决问题前必须更新的概念:状态:与你情况相匹配的状态,审视出来了,你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更新了,你就能解决更多问题。

    所以,请不要将你现在的状态和未来(甚至于下一秒)的问题相匹配,请问你多少次陷入了恶性的死循环?

    解决过程的思路混乱;

    当你了解了自身状态与之相匹配的道理后,我们看下另一个问题:思路混乱。

    其实在意识到“状态匹配”的问题的时候,思路混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你现在这个阶段能够运用你的能力做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贪婪的想法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多大的羁绊?

    认识到“状态匹配”后,我们会更好地解决思路混乱的其他问题,然后请你引入一种概念:空间搜索和目标的差异化靠近。——因为遇到不熟的问题,思路混乱是常态,所以干脆就将思路混乱当成空间搜索,用空间搜索的方式去找到目的路径。

    像走迷宫一样,我们解决问题都在搜索多条路径的可行性。

    既然是常态,那我们先来看下解决的一般路径有几种:——《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七版P216.

    自己发现;

    他人告知;

    观察其他人使用。

    因为路径不是唯一,所以我更注重有效性:即问题与空间搜索方式的匹配;以及目标的差异化靠近:即目标离我们多远,我们身处哪种状态。

    举例子如下:

    我们想在简书出名吗?(如果目的是出名)——很多人的目的,这绝大意义上我认为是好事,因为不管出不出名,你都成长了以及帮助了一部分人。

    思考路径:

    1.出名是什么:出名是很多人认识你,认可你或者抨击你,然后他们把你当成了什么?

    前提是很多人认识你,所以你需要写出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你,因为是出名的目的,所以你的文章需要布局,需要包装,主题还需要设定自己擅长的,就算不擅长,那么根据兴趣去发展成专业,这样你的东西给别人越来越多的帮助,然后你就出名了。

    SO:简书的出名=多少人认识你+你给他们多少的帮助(无论帮助大小,正如每个人看这篇文章的收获不同)。

    2.状态匹配:因为你写的不多,所以认识你的人不多,所以必须坚持写,又因为人们需要高水准文章,所以一开始只需要线下练笔,有好文章再上传,时间段为3天一次,然后锻炼得差不多便可以开始密集上传,又或者你消失三个月去闭关,积累文章,集中火力上传。

    3,主题设定问题: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好,不是因为你不会写,是因为你真的不愿意写!有没有听过作家很多时候会被作品带着跑?

    就是因为一旦有了一个主意,你只需要找这方面的素材,然后坐下来,边看素材边写,你就一定可以写出来,这个世界不存在不会写作的人,只存在写的好坏的区别。

    而且,你要想想,说话只有一定得逻辑性,你就可以写文章,表达方式不同罢了我们又要重新审视一下状态匹配:一篇文章的主题和一个系列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对于一开始想写,但知识储备不够的人,去想着一个系列的主题要怎么写,你觉得状态匹配吗?

    然后我们用目标的差异化靠拢去审视下现在:当你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你写的阶段离你的出名的目的有多远?

    可不可以尽量量化:比如你的关注度,你的文章选入专题的概率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去衡量你的文章质量如何的!

    4.以上是属于可以自己发现的方面.

    其实还有很多,至于他人告知,这个很容易理解,不过我更建议找你不认识的人去告诉你你到底做得好不好,因为他们和你毫无关系,最好是加入写作群,让别人来批判你,还有观察他人是怎么做的,请搜索简书签约作者,用心观察他们的排版,文章结构,逻辑等等方面,这个就叫偷师。

    在研习“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很多问题的提出,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比如——刚才所说的,在简书上出名(那为什么我觉得没必要还要如此举例呢?)

    你怎么知道你能不能出名,至少我觉得出名这个概念涉及了太多的因素,除开你自己的,另一个无法去把握的就是:看你文章的群体——这不就意味着概率吗?

    你的文章好坏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在符合大众审美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愿意关注你等等的问题。

    所以关于出名,我觉得是没有必要去把这个目标当回事,所以我给自己在简书写作的目的是:整理思路,总结经验,帮助别人,构建自己的小说世界(是的,我也喜欢写小说..我之前的坑还没填..),希望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实践者,这才是我的目的!

    人生太短,问题太多,但只要符合我现在可以解决的,然后我又一直在更新我的状态,我不就可以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了吗?

    也许,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

    文:墨,逗比一枚,男士,未婚,创业,09.01参加大头训练营,重生INIG,开始信奉李笑来概念方法论,坚信逗比也可有未来,决定将逗比路前进到底;

    简书ID:微雨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是如何和“问题”做好朋友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iu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