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泉州永宁古镇旅游
永宁古卫城,回到老街!

永宁古卫城,回到老街!

作者: 惠昕77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18:03 被阅读0次


    行走福建——古镇记忆(二十一):梦回千年古卫城,峥嵘旧貌依稀在

    永宁,永远安宁。

    这是被无数永宁老人反复祈祷、企盼与祝福过的心愿。

    在福建的东南边陲,涛声阵阵的海岸线,

    屹立着一座并不巍峨的山,

    山上屹立着一座航海路标——姑嫂塔。

    这座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五层石塔,

    经过千年岁月的侵蚀,仍然忠贞地屹立于山之巅,

    守望着山下丰饶的土地,

    见证着这片富庶土地的沧桑变化。

    当石狮以外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猛发展,

    在她的东南沿海,还静静地沉睡着一个古老的小镇,

    这个沉睡了百年的古镇就是永宁。

    姑嫂塔

    永宁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石狮市。

    永宁镇是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卫城,

    状若鳌鱼,别称鳌城。

    唐时称高亭,宋初称凉恩亭,

    在海口一带,则称水湾,又称水澳,

    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历来为闽东南地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

    永宁古卫城,修建于1394年,即明洪武二十七年,

    在当时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称全国三大卫城。

    明嘉靖年间,俞大猷曾率军民于此抗倭。

    永宁老街

    古卫城依山而建,东西倾斜度达20多米,

    老街从慈航庙直落西门外,

    长一公里多,宽度约4米至5米。

    明朝时,此街称西直街。

    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从西门沿老街往东,

    沿着磨平了的石板路层层而上,有步步高升之意。

    古老的跫音在脚下响起,历史仿佛回到了脚下,

    又轻轻地延伸到了远方。

    老街里的小店,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

    褪去旧时繁华盛况的景象下,

    更多的是一种闲适淡然的自在感。

    古厝和老人成为古城最固执的守护者,

    一对步履蹒跚的老人,

    老街旧巷里,画面感人、温馨。

    恰是端午期间,

    2018石狮市永宁古卫城空间艺术季展览在永宁老街举行,

    从本地铺境文化的展示、匠人、传承80/90,

    到开放市集、一店一故事、

    乡愁图书馆、口袋公园等展项。

    旨在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通过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

    艺术家和创客们将多元价值的对话与撞击带入老镇,

    由灵感交汇,自内向外地把沉睡的永宁唤醒。

    古巷在诉说着过往,那些看不见的生活。

    那些不再完整的事物,

    也掩盖不住曾经的美好。

    永宁知名的妆糕人艺人雷远洲,已80多岁的高龄,

    他妆制手法非常灵巧,捏制的糕人精美传神。

    状糕人

    他的妆糕人制作在细节刻画上非常到位,

    特别是在面部表情上,

    他利用刻刀等工具刻画出或是威严,

    或是喜庆,或是诙谐逗趣的人物表情。

    以竹签为骨、以彩泥为肉,

    糕人显得有血有肉起来,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永宁老街

    古街在当地还有一个不雅的名字——剖腹街,

    然而这条为破除好风水而建的古街,

    本身却似乎带着商业繁盛的好风水,

    上天固执地眷顾着这一方海滨的福地,

    使之在军事意义被削弱甚至剥夺之后,

    却依然能用商业的繁茂延续昔日的辉煌。

    永宁老街

    相传,五百多年前的农历四月廿二日,

    倭寇侵陷永宁卫城,

    将逃藏在水关沟内的数万居民杀戮殆尽,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廿三日如天不下雨,

    永宁镇居民就要挑水冲洗街道,称为陷城洗街,

    以此追念死去的先人。

    霸土楼

    初到永宁,第一次真正了解番仔楼的由来,

    而永宁的番仔楼,着实多得令人惊艳。

    精雕细镂的番仔楼一栋又一栋,

    最不易沾惹尘埃的花岗岩石,曾经固若金汤,

    如今依然洁净如新。

    杨家大楼

    纵使岁月斑驳,却依旧令人唏嘘不已,

    几十年的魏然耸立,

    像一朵朵璀璨的建筑之花一样,

    洒落在以泉州为文化核心的闽南地区。

    永宁是泉州番仔楼富集地,

    每栋番仔楼背后都藏着主人下南洋打拼的故事,

    还有那个特殊年代的种种回首。

    宁东楼

    宁东楼,曾是永宁镇的最高楼。

    它,历尽沧桑。

    1940年日军占领了宁东楼作为临时指挥所,

    是“七一六”惨案的见证。

    宏伟壮丽的大洋楼承载着太多太多历史记忆,

    如今斑驳的痕迹也多了几分宁静与沉稳。

    南熏楼

    古时有民歌《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承迎南风的恩泽。

    古卫城中番仔楼之一的迎熏楼取迎熏二字,

    有迎接美好的好意头。

    济阳番仔楼 观潮楼

    王奕抛所建的观潮楼位于永宁北门顶街,

    为典型的八角楼形状。

    立于三楼的三面宽廊,

    可见远处潮起潮落,海天一色,

    几只海鸥忽远忽近,翩翩起舞,

    让人浑然不知今夕何夕,

    惬意之余,不禁领悟主人取此屋名之含义,选址之独到。

    养浩楼

    养浩楼位于永宁北门顶街,

    系菲律宾华侨董春炉建于1934年。

    洋楼命名取意孟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表现主人宏大刚强的道德修养,

    门匾银青世泽为伯箴施耐夫所赐。

    杨家大楼

    往古卫城的北边不远处的官聘村,

    有一座气派的洋楼,六也亭杨家大楼,

    俗称九十九间古大厝。

    上世纪20年代,杨邦梭成为菲律宾闻名的富商。

    同姓家族回到大陆共盖一幢大楼,

    因此这栋番仔楼被命名为六也亭。

    杨家大楼

    杨家大楼,主楼虽有些损毁,

    却仍不失其独有的气派,

    在几代人的岁月流转里,

    即便人去楼空,也不禁让人想象起,

    昔日辉煌的景象。

    永宁城隍庙

    城隍庙的香火,屡屡袅袅飘来,

    在略带咸涩的海风中,625年不熄不灭,

    这绵延飘荡的香火保佑了这方黎民百姓子孙满堂、

    幸福安康、家业兴旺。

    永宁城隍庙

    城隍庙建于1387年,

    清道光、光绪年间两次修葺。

    这625年的香火在岁月的苍穹中绵绵不绝地弥漫着,

    塑造了永宁人悲天悯人的情怀、知命达观的品性。

    岁月悠悠,卫城老去,

    曾经回荡在卫城上空的厮杀声、叫卖声、读书声……

    都已渐渐远去。

    老街、旧巷、古厝、热情;

    宁静、祥和、闲适、安逸,

    大概能描述此次永宁给我的印象。

    用影像记录的永宁古卫城,

    它的闲淡气质,高傲又低调散落卫城各角落。

    穿越千年古镇,

    依旧用自己的行走方式,

    用心感受古老永宁卫的浑厚历史。

    南门七号小院民宿

    【南门七号小院民宿】

    这是一栋典型的70年代的民居,

    经改造成为永宁独具特色和活力的文创工作室,

    给你一个小院,也给你夏夜的蝉鸣和满天繁星。

    给你一个房子,也给你海子的诗意和春暖花开。

    给你一个小镇,也给你微咸的海风和古朴民风。

    文字和图片来源于民宿客人 郭黎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宁古卫城,回到老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iw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