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悦读论语》之辩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悦读论语》之辩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作者: 永哥晋城大锅饭总部发起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2:57 被阅读0次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231篇。

《子张第十九篇》 第22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李里先生译文——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子贡,孔子从哪里学到那么多学问呢?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的大道没有断绝,还在人间流传,贤德的人能认识它的根本,不贤德的人只能了解它的末节,无处不有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孔夫子什么不学呢?他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李里先生进一步注解——这段是子贡在讲孔子学问的来源。文武之道只是代指,代指孔子以前的一切圣王之道。孔子学什么?就是学先王之道,而且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是有所长的人他都学,这就是前面讲的向群体学习。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问官于郯子、学琴于师襄。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能学集大成,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的原因吧。子贡向我们透露了孔子之学,一方面是对先王圣贤之道的传承,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孔子是既有道又有学。

南怀瑾先生注解,更进一步交待了背景——中国文化集大成的是周朝,周朝有三个人具代表性。文王、武王统一天下,而周公建立中国文化与政治的基础,所以周代维持了八百年的政权。春秋战国的时候,正是周代衰落的时代。

不管大小方面,中国文化,从文、武、周公以来,到孔子那个阶段,都有中国文化的精神。至于老师孔夫子,不管对于哪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他都有,如果问他的老师是哪一位,那是没有的,谁有长处,他就跟谁学,所以无常师。没有认定跟一个人学。哪一门有所长,他就学哪一门。后来唐代韩愈“师说”的观念,也由此而发挥。

相关文章

  • 《悦读论语》之辩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231篇。 《子张第十九篇》 第22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 照片断舍离(2021-12-29)

    今日论语(41)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 2019-11-04

    继续《华杉讲透论语》,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

  • 反思:学习是拼图游戏

    继续《华杉讲透论语》,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

  • 赏析:《论语·子张》篇十九第22小节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我为大家诵读《论语.子张篇》第二十二小节。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

  • 2019-04-13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

  • 2019-04-13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

  • 《论语别裁》253(子张)|圣人无常师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

  • 论语•子张篇20-22

    20.22[传统为19.22]卫①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②。贤者识其大...

  • 19.22释读

    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论语》之辩析“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jd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