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我发现自己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习惯性反驳,只要别人一发表意见,她第一句话一定是:“不是的。”然后接着给出自己的理由。
最开始,我发现她很善于独立思考,因为可以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但是,反驳的次数多了,她并没有思考过别人提出的是否对,而是先开始反驳。其实,最后才发现她和别人说的是一个意思。
渐渐地,我居然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只要她一说话,我一定会先反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居然把自己变成了她。
于是,我开始观察她和别人的说话习惯,发现了问题所在。这种人一般想展现自己的独特,这就出现了逻辑课学的第一大问题:“我的是最好的”。
一旦出现了这种现象之后,她就会极力维护自己的观点。比如,本来一件小事,哪怕是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在没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不能立刻下定结论。
但是她一定会继续说下去,直到对方不再说为止。
因此,当周围的人了解了她这个性格一定会先住嘴,因为她们都知道跟她争辩毫无意义。
从“驳”这个字来分析,左边是“马”,说明一个人是脱口而出,而右边是两把叉如两个人在交战。
这个字说明,脱口而出的反驳,会引发两个人的战争,最后,定会伤人伤己。
进一步从人际关系来分析,其实,每个人都有好胜心理。主动退一步,给对方留面子,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作为一个经常和她待在一起的我来说,很难不受她影响,但每次反驳之后,我就会反省,这样下次我就能在反驳前,提醒自己:这种争辩毫无意义,还伤和气,如果习惯了的话,就会把亲近的人越推越远。
有的时候,我也会提醒她:“你先消化一下别人的话,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可是,我的这种提醒很有限,因为我只能是外部监督,只要她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才会真正反省。
而且,我也只能是自我约束,因为有的时候也会陷入习惯反驳的陷阱。
愿我们都能先思再言,出口前先想想:对方想表达的是什么?我的表达与他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我的表达有必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