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有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习惯性反驳,是一种本能;但懂得克制反驳欲望,却是一种能力。
别人夸你时,基本上没人反驳;反观有人指责你时,你可能立马开怼。
我们历数那些业界精英或者领袖,他们很少用语言去反驳别人,都是最终通过做事来证明一切。
一、习惯性反驳,是一种无知
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夏虫不可语冰”也,当你们双方的认知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时,争辩只会拉低你的水平。
《圆桌派》里有这么一句话:“偏执的人,只会从他看到的世界里,刻意挑选能证明自己对的东西。这样的人,不会因见多识广而广阔,反而是越经历,越狭隘。”
二、愚者句句反驳,智者字字反思
高尔基在《十戈比银币》中有一段话:“智者受到赞美时句句反思,愚者收到批评时句句反驳。”
刘德华作为一名艺人,出道40年,红了40年,只要有他出席的节目,基本上是流量天花板了。
有一次直播现场,主持人马东问他是如何面对曾经遭受过的流言蜚语的?
他说:“如果有人赞赏你的时候,你要字字反思;人家所有的批判,你如果句句反驳,你必然失败。”
所以,往后不管他遇到多少质疑或者批评甚至谩骂,他都不会据理力争,而是虚心接受,自我反思,不断精进,永远在路上的状态,或许这就是他红一辈子的原因吧!
当你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别人看到你闪闪发光的样子,那时,一切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三、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的“反驳”欲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最令人讨厌的沟通方式”榜单,你会怎么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答案:讲道理。
哈弗大学之前一位女教授,从小就热衷于辩论。
因为热爱,坚持,持续改进,终于有一年拿下了世界学校制辩论赛冠军。
渐渐地,这种辩论的习惯开始无形地卷入了生活,她开始和家人辩论,和她的朋友辩论,于是赢了辩论,输了感情。
随着朋友的疏远,她意识到,比赛中辩论是一种能力;生活中的刻意辩驳,可以视之为推卸和掩饰自己的问题。
于是,她开始调整策略,辩论在工作上可以持续精进,而生活中应该多一些倾听与少一些反驳。
富兰克林曾说:“如果你辩论、反驳,或许你会得到胜利,可那胜利是短暂、空虚的……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真正的强者与智者,不是一味强势或者卖弄知识,而是选择适当地示弱或沉默或者接受,因为这样才能得人如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