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牛肃有从舅常过渑池,因至西北三十里谒田氏子。去田氏庄十余里,经岌险,多栎林,传云中有魅狐。往来经之者,皆结侣乃敢过。舅既至,田氏子命老竖往渑池市酒馔。天未明,竖行,日暮不至。田氏子怪之。及至,竖一足又跛。问其故,竖曰:“适至栎林,为一魅狐所绊,因蹷足而仆,故伤焉。”问何以见魅,竖曰:“适下坡时,狐变为妇人,遽来追我。我惊且走,狐又疾行,遂为所及,因倒且损。吾恐魅之为怪,强起击之。妇人口但哀祈,反谓我为狐,屡云:‘叩头野狐,叩头野狐。’吾以其不自知,因与痛手。故免其祸。”田氏子曰:“汝无击人,妄谓狐耶?”竖曰:“吾虽苦击之,终不改妇人状耳。”田氏子曰:“汝必误损他人。”且入户。日入,见妇人体伤蓬首,过门而求饮。谓田氏子曰:“吾适栎林,逢一老狐变为人,吾不知是狐,前趋为伴,同过栎林,不知老狐却伤我如此,赖老狐去,余命得全。妾,北村人也,渴,故求饮。”田氏子恐其见苍头也,与之饮而遣之。
牛肃有个堂舅,曾经路过渑池,顺道去拜见城西北三十里外的一户田姓人家。离田家十来里,有处山峰,道路十分险要,长着很多栎树,路人相传,说林中有狐为魅。经过这条路的人,都要结伴才敢过去。
堂舅到了后,田家令一个老仆去渑池买些酒菜。天还没亮,老仆就出发了,傍晚都还没回来,田家人觉得很奇怪。等老仆到家后,他一只脚还跛了。问他怎么回事,老仆说:“刚才在栎树林那边,被一只狐妖绊倒,摔了一跤,肢就伤了。”又问他怎么遇到狐妖的,老仆说:“刚才下坡时,狐妖变成的一个妇人,紧紧追着我。我害怕就走,狐妖跑得更快了,就被她追上了,我也因此摔倒而伤了脚。我怕狐妖作怪,勉强挣扎着站起来打她。妇人口中只是哀求,反说我是狐狸,不断说:‘野狐啊,我给你叩头了。’我见她颠倒黑白,就痛打了她一顿,这才免遭祸患。”
田家人说:“你不会是打了人,却妄称她是狐狸吧?”老仆说:“她即使被我痛打,也没改变妇人的形状。”田家人说:“你一定是误伤了他人。”就让他暂且进了屋。
太阳落山后,一个身上带伤,蓬头垢面的妇人,路过田家,向他们讨水喝,对田家人说:“我刚才在栎树林里,遇到一只老狐狸变成的人,我不知道他是狐,走上前去想和他结伴,一起走过栎树林。却不料老狐竟把我伤成这样。幸亏老狐走了,我才捡了一条命。我是北村人,口渴了,来讨碗水喝。”田家人怕她看见那个老仆,给她水把她打发走了。
《田氏子》出自《纪闻》,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狐”类。作者牛肃,写其堂舅亲身经历之事,篇幅虽短,描写却十分生动。写了一个以讹传讹,以至双方都误认对方为狐而闹出误会的故事。世上本无鬼,人吓人以至草木皆兵的事却常见,故此文故事,引人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