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越秀山游记

越秀山游记

作者: 红碧翠秀 | 来源:发表于2020-09-27 08:39 被阅读0次

      越秀山,亦谓之粤秀山、越王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永乐年,因其曾建有观音阁,故又名之曰观音山。此可谓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之名山也。今日得一睹真容,吾心乐之。

        从南门而入,但见古木参天,道旁鲜花怒放,中有秋蝉啾啾声,鸟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虽已入秋,却仍觉春之脚步未曾去也。前行二三十米许,有亭翼然而立于前。旁人指示而语曰:世宗楼是也。方知已入景点之一——韩国园内。

        前行几步,渐闻水声潺潺,走近之,一溪流自山顶而泻下。沿溪行,中有大大小小亭子数座临于溪旁。坐亭旁,四面竹树环合,蓊蓊郁郁,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实是欲界之仙都也。

      沿山路而行,如阅画卷,美景纷至沓来,快乐亦随之递增。继而至一牌楼前,上书之曰:古之楚庭。“楚庭”者,传说广州最早之地名也。此牌坊乃清人所建,不少史籍将“楚庭”视为广州之雏型,其又与一古远之传说相连,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仙人,骑着五只口衔谷穗之羊降临楚庭,以谷穗赠好人,并祝好人永无饥荒,言毕隐去,羊化为石。时人为纪念传播优良谷种之五仙人,建五仙观一座,传说五仙观即为“楚庭”所在。由此,广州又名“羊城”、“穗城”。

        拾街而上,一高大建筑物矗立于前,此乃中山纪念碑也,为纪念伟大之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建。以花岗石砌成之碑身,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渐尖,碑内有梯级,回旋着直至纪念碑顶。一层与二层四面皆可倚栏俯瞰山下之景色。于更高处,每层皆有窗,往窗子口可向外远眺。石碑之正面为巨型花岗石,其上刻有孙中山之遗嘱,碑文于阳光下光彩夺目。碑体所在平台,有铁栏杆环绕四周,周围树木葱郁。

      于中山纪念碑后,折向西行,一段约200米许古城墙,逶迤伸展,隐没于丛林深处,此乃广州保存唯一一段明代城墙,亦广州现存最古老之城墙也。

        一路踏阶访古,穿过丛林,至镇海楼前,镇海楼,俗称“五层楼”。建于明朝初年,迄今有600余年历史。传说其时,倭寇侵扰吾国沿海边陲,地方官员为加强守备,取“雄镇海疆”之意。楼顶及各层挑檐皆为琉璃瓦盖,下面两层之围墙以红石砌建。登楼眺望,广州景物历历在目。此处设立广州博物馆。 于此可观由古至今广州形形色色之文物及其历史变迁也。

      已而夕阳在山,不得不沿途返回。余由此感慨:择秋高气爽之时,能萧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放假心灵,实乃人生之幸事也!

        乌能无记?戊戌年八月廿五日,阳历10月4日也。

相关文章

  • 越秀山游记

    越秀山,亦谓之粤秀山、越王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永乐年,因其曾建有观音阁,故又...

  • 南宁青秀山游记

    青秀山行 谷雨烈日炎炎蒸, 酷暑阳春不与争? 绿水青山泽八桂, 吾心自清徐来风。 安逸的省会,丰富的餐饮文化, 南...

  • 在越秀山古城墙内,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如今改名为广州博物馆

    在广州,如果提到越秀山,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越秀山在广州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越秀山的名气,并不是因为越...

  • 池州杏花村(二)

    池州杏花村(`二) 一盏秀山门外酒,沽来却有腊梅香。 注:秀山:池州秀山门景区,杏花村在秀山门外。 后记:余时常路...

  • 秋行天秀山

    天秀山,家乡的山;秀山之秋,家乡的景。于我而言,确实很陌生。 听说天秀山四季都有着令人欣喜的风貌...

  • 越州游记

    越州者,绍兴也。夏至春秋时期简名越,秦王政统一六国后称会稽郡,隋炀帝大业元年起称越州,而后,越州与会稽郡为历代交替...

  • 出差

    秀山出差。

  • 秀山随笔

    飘荡在天空的云海 夺略着大地万物生息的影子 瞬间化作种种玄幻的遐想 江海环抱的峰峦 忘穿一眼的郁郁葱葱 静待,铺满...

  • 青秀山

    青秀山坐落于南宁,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 进入青秀山,一个宽广的大草坪就进入我的眼睛。小草长的很茂盛,嫩绿嫩绿的,微...

  • 灵秀山

    倚栏栅 望平岳 青松依翠 小径幽卉 灵桓山秀 独走在 八方外 晟雨观山浪 沿道遇亭歇 入境心犹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秀山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mh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