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是最重要的决策主体,此模块分为以下几个子模块
- 资产配置
- 投资是什么:我们平时听到的投资分为宏观层面的生产性投资和围观层面的金融投资;投资决策主要考虑三方面问题:大类资产和单个资产的选择投什么,每种资产上配置多少是投多少,入场和退场时机是何时投;投资无处不在,储蓄和投资是等价的。
- 投资第一步:了解你的风险偏好。大部分人是风险厌恶的,也有部分人是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这就导致大家要求的风险溢价不一样;风险态度会影响投资决策,对的投资决策需要风险能力和风险态度匹配。
- 衡量风险的三个测度:方差、偏度、肥尾
-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无论投资还是投机,都需要做对四件事
- 对宏观大势判断准确,在资产配置上眼光独到。
- 对投资标的把我精准,证券选择正确。
- 入场和退场时间把握准确
- 能够克服自己在人性上的弱点。
- 如何为“风险”定价:金融资产的核心就是对风险定价,可以拆解成系统性风险和个体风险;个体风险来源于局部个体,可以用组合的方式抵消掉;系统性风险又叫不可分散风险,属于整体市场的波动,这些风险没办法通过增加资产种类进行分散。
- 无风险资产是金融世界里面的一个基准,它的目的是让不同的风险资产变的可比;现实中没有绝对的无风险资产,一般用各国的国债作为无风险资产的替代物品;国债也要承担着通胀风险,外汇风险和一定程度的违约风险。
- 替资产估值,是投资决策的第一步,两种估值方法: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 绝对估值:一种关于内在价值的估值方法,就是这个资产在生命周期里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还有这些现金流的确定性。拿股票来说,就是要估算这个企业未来的所有利润,折算成今天的价值。
- 相对估值:根据类似资产的定价来估值。拿股票来说,就是要找同行业,同规模的类似股票,找他们的价格作为参考。
- 估值的三大误区:一是,估值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基准,即使合理估值,也可能是错的;二是,估值其实是越简单越好,要客服对复杂信息的迷恋;三是,估值并不是一个公司价值的客观描述,在自己估值和分析他人估值时,要客服偏见
- 绝对估值法,有现金流才是王道。金融市场在估算企业估值的时候,常常用现金流贴现法,就是把企业未来折现的现金加起来,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一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就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扣除所有开支后,可以自由支配的钱;现金流贴现法的估值是不是准确,取决于你选择的现金流增长率和贴现率是不是准确。
- 相对估值法:用同类企业作参照物,进行的相对估值法。市盈率:一个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除以利润;如果股票的价格除以利润,就是市盈率,也就是投资这个股票的回本时间。市盈率越低,说明回本时间越短,投资更划算。市盈率除了回本时间以外,意味着市场对这个企业的看好程度;市盈率计算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对盈利增长的计算,也就是分母的计算。市盈率来做估值的几个原则:1,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尤其是盈利增速相当的情况下,选择市盈率低的股票;2,如果一个企业的市盈率增长特别快,市盈率高一点没关系;3,回避过高的市盈率。
- 证券选择
- 有效市场
- 三种“市场有效”
- 强有效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定价是完美无缺的,反映了关于企业、证券的所有信息,所以任何人的私有信息都是无效,都是不能战胜市场的。大家普遍认为,强有效市场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里面并不存在。 - 半强有效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内幕交易是可以赚钱的,所以金融监管是需要的。但是由于市场的价格已经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信息,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经包含在价格中了。它的推论是,市场是很难战胜的,投资者不要贪心,获得一个大盘的平均收益就够了。 - 弱有效市场
这种模式比半强有效市场弱化了一些。它也认为,某些公开信息可能没有被纳入到市场的价格里面,所以还是有盈利机会的。也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 强有效市场
- 市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有效市场应该是一个动态概念,所谓的有效和无效是相对的。 - 作为一个理论,有效市场是有一系列的前提和推论的,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记住这些名词,而是要去看他的这些前提是不是发生了变化,那些前提被违背了,那些市场条件改变了,如果去推演,看怎么找到机会。理解有效市场,敬畏市场,而不是迷信市场,理解有效市场,而不是滥用有效市场理论。
- 有效市场理论忽略了什么
- 有限套利,套利行为是受到限制的,所以市场上错误的定价不可能完全被套利行为消失掉。现实世界中的卖空收到限制,市场中间有分割,交易成本很高等,导致市场完全有效是不可行的。
- 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情绪会极大的影响到我们的判断。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都会受到当时市场氛围的影响,产生投资者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也影响到投资判断,导致价格和价值发生断裂。
- 三种“市场有效”
- 投资者偏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