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

作者: 辛西娅张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21:06 被阅读0次

卡夫卡那个时候还不是一个知名作家,他只是一名奥匈帝国的社保局职员,也是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战争爆发那年他31岁,正在为领导不批准自己去前线当兵打仗而苦恼。但是,对于他的领导来说,卡夫卡的工作无人可以替代……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

1916年10月8日

《卡夫卡写了一篇战争精神官能症的文章刊登在《伦布尔克报》》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的工作至关重要。卡夫卡和他的同事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协助成千上万的伤兵复员,奥匈帝国军队一如往常的无感无能已多少成为民间社会沉重的负担。

伤兵的问题包括生病、截肢、失明,还有饱受诸如‘炮弹休克症’之类的重度心理与精神官能症问题困扰。卡夫卡对最后这类问题尤为关注。再过一周,德属波希米亚老兵精神病院设置的基金会即将成立,卡夫卡是发起者之一。设置地点选择在伦布尔克,这与他最私密的经验脱不了关系:他去年曾在伦布尔克的疗养院为自己登记治疗抑郁症。”

相关文章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

    卡夫卡那个时候还不是一个知名作家,他只是一名奥匈帝国的社保局职员,也是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高级知识分子。战争爆发那年...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四

    1915年5月第二周的某天 《劳拉·德·图尔切诺维奇在苏瓦乌基看见一名战俘找到一片面包》 战场上的枪炮虽然可怕,但...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六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每次攻击背后的目标是什么?当强攻不下的时候,作为领导,最应该做些什么?战斗中的意志力很重要,但究...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九

    这场战争在高阶将领眼中代表的是一种意义,在国家的民族主义媒体传声筒眼中是另一种意义,在战场上的指挥官眼中又是另一种...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八

    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1916年6月10日 《勒内·阿诺离开凡尔登前线的三二一高地》 “...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一

    厚达694页的《美丽与哀愁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看完了,合上书页的时候,有种坐在电影院里深深沉浸于刚刚演完的...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六

    他们被迫在自己所属的时代活得像一个陌生人,因为那些他们无法了解的事件以及他们无法影响的力量而深感懊恼又惶惑…… 1...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一

    这段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哲学问题,现在看起来依然那么富有哲理。 1916年10月29日 《理查德·施通普夫觉得”黑尔戈...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五

    战争是残酷和哀愁的,然而,它也能使一些注定只会过着乏味且无足重轻的一生的人,收获其梦想中的所有成就,虽然这种概率极...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四

    这段关于一个普通的英军士兵势单力薄却奋起反击大批德国部队,以少胜多以小博大的描写,非常生动有力。 1917年4月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ri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