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继续中,坐在ICE上,随意写点文字。
尽管不在国内,信息量巨大的微信朋友圈,一茬接着一茬上演金融圈“伤感”故事。主角们都在事后第一时间表明着自己的无辜和受骗。作为真相不明的吃瓜群众,任何马后炮式的解读、或上帝式的批判,都于济无事。真相和惩戒是权威机构的职责所在。我等群众就做好群众们自己的吃瓜事情罢。
怕被骗的就更谨慎些;已经有可能被坑、被骗的,该报告、该报案就赶紧;金融行业从业者们,自然更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眼睛擦更亮、大是大非更明了。
像我等智慧有限、见识不够的后知后觉者,还是发奋多读书、多走路、多见识吧。废话少说,聊聊这两天的德国商业“见闻”,谓之以“商“感。
-
写字楼们 - 德国没有什么高楼,宾馆送的《法兰克福之最-Best of Frankfurt》杂志上,很自豪的说本市拥有全德最高的十座摩天大楼中的九幢;我们站在Zeil大街百货公司顶楼露天咖啡馆,很容易就把这九幢大厦一一对号入座;不少大楼的外表看上去都已有旧态;所以很显然,这些并非德国商业得以自豪的成就;有成就的可能都躲在一些不知名的德国乡村,在不知日夜创新、改良他们的“工艺和品质”呢;
-
百货公司和品牌们 - 德国有不少全球知名的消费品牌 - 阿迪达斯、eSprit、Montblanc、Faber-Castell、Rimowa。。。也有不少我们平时不常见的德国本地品牌,同品牌的价格是国际品牌的60%左右;Zeil大街上很容易见到他们的专卖店或专柜;相较于上海的品牌店,德国品牌店有以下特点 - 营业员很少、普遍是中老年人、货物堆放错落有致不会充斥整个空间、打折信息有但没有让人感觉眼花凌乱、结算时没有手机和二维码支付、信用卡会有卡顿感可能是境外卡的关系;
-
街头小店 - 德国的街头小店种类繁多,最多的是咖啡馆、面包房、肉铺、衣服店、礼品店、皮鞋店 - 有点像上海徐汇、黄埔的几条特色街 - 普遍门脸小、纵深感强、橱窗布置别致 - 大部分店家是老板或家人自己运营的,笑脸迎客、春风满面、客人进入有着不错的宾客感;商品的价格普遍都不太便宜,但都统一标价,不会有讨价还价的环节。
以上,只是浮光掠影,寥寥数天,不太可能深入。
今天ICE下一站是纽伦堡 - 具有厚重中世纪风格的小城。
期待能有不错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