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为一个具体的语音交互技能设计流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沦陷在“快乐路径”中。什么是“快乐途径”?就是用户最顺利能达到他们目的的路径,或者是你希望用户遵守的路径。但用户是一群多么可爱的人啊!他们可能会说得太多,也可能说得很少,甚至词不达意,不会乖乖遵循看不见的规则。记住用户是魔鬼,请用你设计的头脑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路径上来。
一、确定要设计的技能类型
亚马逊有很多内置的技能,用户也可以自定义自己的技能类型。比如智能家居类技能,播放新闻的技能,查询股价的技能等。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 给问题找答案。这些答案可能是动态的,也可能是静态的。
② 跟用户玩游戏的技能
③ 对家电发出控制指令的技能
④ 播放新闻简讯的技能
这里有亚马逊自己的分类,大家可以在这里去找自己想定义的技能的分类。
在设计一个技能时,我们关注的点不应在新的体验、科技潮流。而是要关注核心的价值:效率和成本。问自己:通过语音交互完成这个任务,比通过可视化的界面/传统交互方式完成同样的任务更有效率吗?有没有因为是自然语言的对话,让用户产生了信任感或自然的、更沉浸式的体验?
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四个关键目标:
① 技能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
②用户怎么唤醒你的技能?
③用户能用你的技能做什么?
④为了打造个性化的体验,你需要从用户那收集哪些信息?
二、写(多轮)对话脚本
写对话脚本的作用有几个:1、帮你梳理用户和系统交互时可能的途径;2、测试对话的逻辑性,保证语言简洁、达意。在设计对话过程中,记住下面几点:
1、一轮对话要包含的关键因素:表达方式、场景、回应和提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8421175/1a08b3d597b48e32.png)
话术:用户开启对话用的语言
场景:用户在哪种情况下说出这些语言
回应:系统如何回应用户
提示语(音):系统适时地给用户一些线索或指引
2、用户是发起对话的一方
唤醒(唤醒词,或者按键或者触屏)收音设备,发出指令。
3、技能需要考虑到场景
第一次用、第二次用和第N次使用的交互可能是不一样的。
4、系统自动填充答案信息
比如当用户的表达中缺少某些信息时,系统在回答时要自动补齐,比如问“最近的天气怎样?”回答就需要补齐地点、时间,而不仅仅是天气状况。
5、对于相关信息或更多信息,播放前设置询问提示。
6、设计完成技能的最短(流畅)路径。
7、当用户没有给出足够的信息,设计如何让对话继续下去的机制。
8、在对话中用括号注释系统处理用户对话时的内在逻辑或者反应,有助于梳理故事板的内容。
9、欢迎语、帮助提示、错误提示
10、找不同的同事跟你一起角色扮演,念对话脚本。
三、为对话脚本搭建真实场景
对话脚本已经把大致技能描述差不多了,还要给对话加上背景、加上各种影响因素、错误,尽量真实化。
1、故事板
故事板是按照时间线走的,有助于模拟一个对话场景。第一个故事板尽量走“快乐路径”。后面的故事,就可以加进来一些不同的元素,比如欢迎语怎么写、比如用户打断怎么办、用户给了一个期望之外的回答怎么办。
故事写完之后,最好和朋友一起演绎出来。看看是不是够自然,是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2、定义交互模型
确定对话和对话流程后,需要和技能再次联系起来。这里是说,你需要理解“系统是怎么理解用户语言”的。要明白系统的基本概念:意图、词槽、系统意图。
在业务场景下,是否需要定义用户权限,是否需要定义用户身份,是否需要设置默认条件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