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李进香老师的讲座后,觉察到我能对别人家的孩子做到共情,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却很难做到。
一坐到沙盘旁边,沟通方式自然变成温和提问模式,离开那个场合又恢复到本来的我,命令指示沟通模式。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我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一句话,还没有将共情成为习惯,所谓能对别人家孩子共情,只是暂时的,不能对自己孩子共情,我对孩子有太多的期待,孩子完不成我的期待,我有了失望情绪。对孩子有期待,就不能共情,同样,对来访者有期待,企图让来访者尽快收到成效,也不是共情。
共情是没有预设地感受他人的感受。团体沙盘课上,有个人表达了她的心声:我本想着要建一个花园式温馨的家园,但是到了第二轮就发现根本不是我想象的样子,别人放置了恐龙,还有人放置了道士……
团体沙盘是要每个人每次只能放置一个沙具到沙盘,在互相不沟通的情况下创作一个场景,怎么能按照一个人预设发展呢?我心想这个人简直是异想天开。内心的声音还没有落下,质疑声又想起,难道我的生活中没有异想天开的事吗?
当然有了,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却希望孩子按照我的计划一步步发展下去:上托管、做运动、拒绝电子产品。我把孩子的一生预设出来了,这不正是异想天开吗?孩子的一生那么长久,变化时刻都有在发生。
有预设,就有了期待,就会有失望……慢慢地孩子朝着我们担忧的样子呈现了。
凡事预设到最坏的情况,努力了,不一定是最坏。想到,预设了最好的情景,往往收获的多是失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