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你懂思维导图》是作者赵国庆根据大脑的记忆特点,通过分析发明思维导图的论述基础上,批判性地进行了更为完善的记忆方法论。
他批评的是谁呢?他批评的是东尼.博赞
,而此人是思维导图的第一发明者!
——什么情况,让名不见经传的赵国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这一锹挖下去,博赞的记忆方法可会万劫不复?
下面我们来看看博赞的记忆法:
假如要求我们一分钟内记住以下10个词汇,这10个词汇是我随手写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实质关系(见表1)
|拆|赵国庆著《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简单的连接法和挂钩法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完成任务。我们先用连接法示范一下:想象你很渴很饿,看到桌子上有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就咬,可不知谁使坏把玻璃碎片塞进了苹果,你的牙齿崩了一块,嘴唇也出血了,出门打车前往诊所,可一路狂风不止,出租车都差点儿被风吹翻了。治疗回家已经很晚了,你想写篇日记记下这悲惨的一天,可日记本找不到了,最后决定在电脑上写,写的还挺长,你决定打印出来用订书机订到一起,订的时候不小心把放在旁边的茶叶桶打翻了,你非常懊恼,准备出去航海散心,到了海上你又担心工作,每天对着日历数着日子过,还好航海日历上有很多笑话,让你看了兴奋不已……至此,你可以把书合上,找张纸尝试把这十个词写下来。
如果用挂钩法,方法是把1~10这10个数字按形状或谐音分别想象成10个物体,然后分别对这10个词汇编故事。如1按形状可以想象成“铅笔”,记忆“苹果”时可以想象铅笔插在苹果中的场景;2按形状可以想象成“鸭子”,可以想象一只鸭子在院子里扑腾打碎了玻璃,鸭子自身也受伤的场景,依此类推。
无论是连接法还是挂钩法,联想和想象都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博赞认为,由于人脑喜欢新鲜的东西,所以联想的场景越荒诞,记忆效果反而会越好。
赵国庆是怎样认为的呢?他说:
在整个记忆过程中,还贯穿着一个过程,那就是遗忘。遗忘可以发生/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长时记忆的保持过程中,还可以发生在长时记忆的提取过程中。因而,遗忘存在3种可能:一是没有进入长时记忆;二是长时记忆中前后信息产生了冲突干扰;三是长时记忆提取障碍。解决前两个问题的方式是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方法则是建立多种信息提取通道。相应的,我们要想促进记忆的保持,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要想获得好的记忆能力,一方面需要高质量的编码,另一方面则需要丰富的、精准的提取线索,同时还要规避前后信息的冲突干扰。
“但是”,赵国庆说:“博赞记忆术因其联想的荒诞性无助于对知识本身的意义理解,从而导致其效果通常更多体现在短时记忆上,而在长时记忆保持和信息提取上并不理想。”
——这就是赵国庆对博赞记忆法的否定。
就普通阅读者而言,即便是泛泛阅读也想记住主题思想,人物大概,做修养积累也好,做日后谈资也罢;更不用说对工作学习有帮助的工具书,则更迫切需要将重要信息刻进脑海;还有诸如《红楼梦》《百年孤独》等人物关系庞杂,一时难以理清的线索等等,恐怕思维导图则是唯一助力记忆的最好办法,没有之一。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天生擅长瞬时记忆。比如我每次和孩子们阅读完一本故事书之后,当堂提问回答正确率几乎百分之百,而相隔一周后,再复述故事的话基本就剩大致情节了,再过一段时间,需要提醒他们才会恍然大悟到拍手跺脚大叫“对对对”。
好像儿童更倾向博赞的短时记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成年后往往还能记得儿时背的诗、妈妈讲的故事?而昨天的事今天就忘,甚至还会拿着梳子找梳子?
假如答案是:儿时的诗和妈妈的故事已经变为具象印在心底,时间愈久,图像主题愈清晰,就像炼丹炉,水分蒸发,药力才强,也就是赵国庆说的“提炼”记忆。
而梳子只是一个物件,位置是关键,但这些随时被移动的位置,是成年人最容易忽略掉的。在浅表记忆里,找梳子过程才是故事,记故事远比记位置容易得多得多。
这个例子又比较适合博赞的故事记忆法。
还有很多思维导图课程和思维导图书籍,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位x姓老师,在网络授课,他强调动机记忆,就是确认自己为什么要背诵,暗示自己一定要背下来,那么记忆就会以惊人的方式突飞猛进。
专家太多的时候,恭喜咱们,兼收并蓄嘛!赵国庆不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谁对我们记忆力增强有帮助,我们更加适合谁,我们就学谁。亦可在大师的基础上求创新,求发展,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方能点石成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