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南伯格的《单身社会》中有这么一段话:“一生每个人都只剩下自己,你身边的人们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最终留下你孤独一个。
所以我很高兴能在年轻的时候就适应这种孤独。
我热爱我的朋友们,但不幸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
那所以我是只少一些依赖我的朋友们,而更依靠自己。
独自生活就是这一种想法的一种表现。”
在这本书中,克里南伯格用令人耳目一新的统计数据、第一手资料,以及对于独居人士的生动刻画,颠覆了人们对于单身的传统认知。
为改变着美国的单身社会这一形式,给出了结论性的评价:
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随着单身社会、单身经济等形式和内容走进我们的生活,与此相伴的新兴群体——独居青年,也在悄然的壮大着。
据民政部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
另有数据显示,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
在以讲究群居为生,子女与父母同住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人独居无疑是与之背道而驰。
而这样的选择却是许多青年人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可以减少和父母同住的麻烦。为何会这么说呢?
原因是在多数的家庭观念里,孩子不是独立的个体,是家庭意识的承载和传递者,自然受到长辈、父母的干预会更多。
与父母同住,工作的选择,他们会插手;谈了恋爱,他们会干涉;
身边的朋友,他们也要过问一遍;小到吃饭穿衣的事情,他们都需要发表下意见。
与父母同住需要配合他们的作息时间,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熬夜追剧、打游戏或是日常加班都是家常便饭。
生活作息很难与父母保持一致。
有时候被唠叨烦了,你会嫌弃他们不懂你的人生。
没忍住的顶撞一嘴,又会被“不孝”的内疚感深深折磨。
但是要选择“沉默”和“无视”,自己又憋得难受,压力太大,实在扛不住,所以还不如选择自己住。
不与父母住,和朋友或恋人同住,都是年轻人应该更能合得来。
只是同住、相处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两个人的生活是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彼此协调、谅解、包容,甚至要在一些事情上选择妥协,
长此以往,会使得自己一部分的精力被消耗在没有必要的事情上。
将生活全部陷入琐碎事情之间,从而降低了生活的品质。
而选择独居,会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没有约束,更为自在,不与世界纠缠。
可以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生活,将精力放在自我提升或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上,是真正的轻松自由。
在今天,男女之间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两性关系也随之改变。
搭伙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一个真正适合的人在一起。
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为何要委屈自己去和一个没那么喜欢的人结婚;
恋人或许会抛弃你,但是工作不会啊,既是如此又干嘛着急找个人过日子。
个人的文化教育、经济基础、人生阅历的改变,带来了观念的改变,也为很多人的独居提供了条件。
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家立业”的传统文化仍然很浓厚,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
典型的集体主义开始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越来越注重让每个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位于顶端地位。
而随着人们自我实现的需求日益增大,许多的年轻人开始放弃家乡安逸的生活,前往一线城市奔波生活。
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站住脚跟,一步一步的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所以,为此背井离乡,离群索居又有何妨。
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独居生活是孤独的,独居的人是不合群的,是难以相处的。事实并非如此。
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同样指出,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更容易聚集或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更准确地说,我们的社会已经从一个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的社会,转变成了允许人们将自己才能最大化的社会。
所以就像麦克尤恩说的一句话:“独处不同于孤独。
孤独是被动的,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是一个人想要跟其他人共处而不得。
但是独处,“是现代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文|单身青年说
图|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