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那年冬天,那是大概20年前,现在回忆起来都很苦,住在教室改成的宿舍里,四面大窗户到处漏风,屋里一个水桶一样大的炉火三天两头灭,后来因为对面宿舍集体煤气中毒很害怕,从此不再点燃,晚上睡觉时钻进像冰窟一样的被窝里是个艰难困苦的过程。
那时的一次感冒拖了很久好不了,鼻炎自此跟定了我,头像扣了个金钟罩一样闷闷的,鼻子不通气堵的太阳穴一蹦一蹦的疼,想全力以赴努力学习,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后每年冬天,鼻子都堵着成了习惯。
在我10年前开始8个月天天艾灸的过程中,伴随我大概10年的鼻炎不知不觉竟无影无踪了,对了,不只是鼻炎,还有咽炎也不知不觉中痊愈了。
直到读到这段话,才明白了艾灸治病的原理与人体经络穴位有紧密关系:“通过经脉的运行原理,达到施灸治病的原理的艾灸,在灸治某疾病的同时,会把其他病症治好,便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艾灸既可以治疗,亦可以保健。那艾灸的治病原理是什么呢?这就涉及人体经络问题了。
1、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即经脉,贯穿上下,沟通内外,是主干;络,即网络,是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二者将人体联络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行气血,平阴阳,使人体各器官保持协调和平衡。人体共有十二正经,即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胃经、胆经、膀胱经、脾经、肝经和肾经。此外,分布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经脉。分布于身体正面和背面的中线,分别叫任脉和督脉。分布于四肢的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名称。上肢的经脉称手经,下肢的经脉称足经。四肢内侧的称阴经,外侧的称阳经。四肢内侧前、中、后的经脉分别叫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四肢外侧前、中、后的经脉称为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2、穴位施灸是打通经脉的手段
每个经络各有所属的腧穴,腧穴以经络为纲,经络以腧穴为目,二者之间是纲举目张的关系。腧穴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所有腧穴都能治疗该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疾病,同时,十四经腧穴还可以治疗与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以影响全身的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