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66天
这本书是我大学时候“100天”读书计划发给我的一本书,(现在想了想发给我的30多本书全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毕竟是很多读书人选出来的。例如《少有人走的路》《了凡四训》《好奇心》等)当时说实话一看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就不屑地把它当成畅销书或者鸡汤文来读。“七个习惯,八个原则,九个体悟,101个为人处世的哲学”我感觉畅销书都是这些。但我错了,封面是一个微笑的光头老人,当时我读的是精简本(删减版本),我没有带着虔诚的心去读,(论读一本书之前得先修心),所以读完除了七个习惯以及一些小观点并没有多少感受,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甚至两年后我只记得一个习惯。
这段时间我听了樊登老师讲的书,同时我又拿起了这本书(无删减)。才感受到了这本书的重量!重新了解这个作者,史蒂芬-柯维,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他会见过31位国家领袖,其中4位美国总统。世界100强企业90%和500强75%的企业是他的受教者。这个人太牛了,只能说。关键是他把七个习惯用与生活之中,他说这七个习惯不是他发明的,而是他从前人的智慧中总结出来,他不断实践得出来的结论。他说,变化的是世界,不变得是原则!而这七个习惯,就是原则。

这本书的七个习惯很简单,就像我当初看的一样,一下子就把七个习惯看完了,并且当时背得。甚至你现在花一分钟时间就能背下来七个习惯;这本书的七个习惯也很难,就像我虽然当初记得,但后来都忘了,因为我没有知行合一,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等于未知。就像作者所说“身体力行这七个习惯是个不断挣扎的过程,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做得越好,就可以发现面对的问题变得越复杂,就好像一些运动规则一样。”
你不信可以看看这七个习惯多简单,这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可以说这七个习惯太简单了,你会说你不废话吗?谁不知道呢。对,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原理。首先前三个是从依赖到独立的个人成功领域: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都是讲自己的,我自己要怎么做。到了中间三个是从独立到互赖: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都是讲与别人怎么合作。最后一个习惯自我提升和完善。整个七个习惯就像一个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阶梯,不断重复。

作者在前言部分告诉了我们要怎么使用本书,他说了几点:
1.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浅尝辄止,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说的就是我以前)
2.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最好在48小时内与别人分享阅读心得。(就像我现在这样)
3.建议你自己先决定打开“改变之门”,你才能更好的接纳本书所阐述的观念。(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4.建议你对自己的改变要有耐心,因为自我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是人生中最大的投资。(下功夫,才有收获)
接下来的几天我会把七个习惯独立写出来,对每一个习惯都加深印象。
最后用美国建国初期政治思想家托马斯-佩恩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得之太易者必不受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上苍深知如何为其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