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一边跑步一边听书,每天早晨6:00-7:00跑步,刚好可以听完一本书;中午12:30到13:30散步听一本书;晚上20:00-21:00以跑步散步相结合的模式听当日的最后一本书,这样算下来每天能听名家们讲的三本书,遇到特别的内容听得不过瘾我定会买来纸质版。
近期,在畅游了帆书APP里的樊登讲书和非凡精读馆之后,被李蕾讲经典这一专栏深深吸引且不能自拔,用“如获至宝”形容非常恰当……
其实第一次接触帆书APP是在茶倌的车里,我一边坐在他车的副驾驶上一边听他播放着樊登讲的《幸福的婚姻》这本书,当时初为人生伴侣的我俩各有各的桀骜,不要被婚姻驯服和束缚一直是我对自己不变的期待,所以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有一些鄙夷,但我不说。可见那时我的愚昧是不分时间和场合的,哈哈哈!
“这本书我们都好好听听,也许能从中学到点什么,以后我们上下班路上都可以听一听书,你觉得呢?”茶倌说。
“书要自己看,光靠听能学到什么?一路上吵死了,关掉!”我轻蔑道。
大概是想让我听得更深入一些吧,他没有去关掉音频,也没有再吭声了,任由手机那样播放着,我终于忍受到了公司门口,从我自以为是的“噪音”里解脱出来。不过,那嗡嗡的声音倒是让我记住了一条:多听配偶说话,懂得倾听,不急于反驳。
那之后茶倌都自己听,有我在的话他就心领神会地选择不播放。
第二次又是在他车里,他听《巴菲特之道》听得入迷直接忘关了,股神巴菲特啊,我等凡夫俗子谁能拒绝得了?让我听听他究竟有多牛逼......所以我并没有制止,就这样一路听着回到了家。书的大部分内容倒是被我遗忘得差不多了,不过我记住了巴菲特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姑姑在巴菲特6岁时给他送了一个钱包,他觉得很有意思,就想要怎么往这钱包里面存钱呢?于是他想到花25美分批发6罐可口可乐,便在路边以每罐5分钱的价格出售,五六三十,他获得了20%的投资回报率。所以巴菲特从6岁开始经商,批发可口可乐,然后一罐一罐地卖出去。我想也许懂得赚钱的人打小就有这样的天赋吧!
第三次则是那本《全球上瘾:咖啡如何搅动人类历史》,除了茶倌和我,一起听这本书还有我的公公,汶阿姨、珈宝。因为我们从临沧返回昆明走的是老路,毫无意外被堵在了路上,为了打发时间茶倌就提议听一本书,我本想阻止茶倌这疯子,想不到汶阿姨当场赞同。所以,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在蜗速前进中意外地听完了一本书。听到最后樊登说:“总之,咖啡里面饱含着历史的缩影。我们今天再重新喝起这么一杯咖啡的时候,品味咖啡的香气和美味的时候,我们能够喝出伊斯兰地区那个时候的那种咖啡馆的味道,大家在里面谈论,在里面辩论。然后我们能够喝出欧洲战争时候的那种紧张的气息,同时能够喝出伏尔泰、卢梭他们在咖啡馆里思考的那种场景。......”汶阿姨不经意间惊叹:“哇,原来咖啡还有这一层深意啊!”就这一次之后,大型真香现场,我装载了樊登读书APP,现在改名叫帆书APP。
当然,装载后得充会员,当时我对知识付费没有太多认知,也舍不得花钱,于是厚着脸皮登茶倌的账号,仅此能听樊登读书专栏,2021年-2022年樊登陪我走过了两轮四季。樊登很红,红到他所讲的每一本书都能收到上千条的评论;然而樊登又很谦卑,他从来不会以学者自居,每开启一本书之前,他都会带着读者的懵懂心态去循循善诱,没有一丝居高临下的显摆,他常常拉家常,感觉就是你家某个苦口婆心的远方亲戚。同时,他又很有趣,对于闻所未闻的趣事他会毫不掩饰地哈哈大笑,也会突发奇想地问一些让嘉宾烧脑的问题。他也会跟你说他儿子嘟嘟怎么和他一起读书看报玩游戏,说他的父亲母亲在他成长中给过他的勇气和底气。总之,是个学识渊博和懂得感恩的家伙,也是令人发自肺腑喜欢的师长。樊登每次读完一本书的结束都会说:“如果您听了刚刚的书觉得还不错,真诚地希望您点击播放页右上角的分享键,邀请您的家人朋友一同收听,也许您的阅读分享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阅读习惯。” 于是,我开始安利身边的三两好友和弟弟听樊登,因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是吗?我希望我在乎的人类能从这个小小的APP中找到一些生活的启示、人生目标或者比抖音更具有消磨意义的法宝也说不定呢?
第一位是桃子小姐,她很乖,才介绍她就马上下载开听,还买了一个月会员,据她说打扫卫生听、做饭洗碗听,总之就是非常勤奋在听,实在对得起那份会员钱,以至于她闺女问她“妈妈,你是不是听了课以后就会教育我了?”“呃——”她一时无语。听完她的描述我哈哈大笑。
第二个是李猪兔,新会员有7天免费听的权利,她倒是把这7天利用得物尽所值。到期卸载是她一贯风格,毕竟在她看来,除了生活必需品,她可不会在风花雪月里多花一分冤枉钱。
我弟呢,他说这是心灵鸡汤他不爱好。
好吧......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此,我便不再安利别人了。这之后茶倌转而去听了喜马拉雅,剩我对帆书始终如一。2023年,我开始尝试新的专栏——非凡精读馆,很意外,也很惊喜。
非凡精读馆里面有三位讲书人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位是二师兄,他是一名导演兼制片人,他的语言风格非常有艺术张力,也许是职业关系,他讲的书都非常对我的胃口。《卓别林自传》就像让我欣赏了一帧帧电影大师卓别林在人生的镜头里切换自如的场景,那些窘迫的、心酸的、热血的、灿烂的、颓唐的画面让他不再是平面的小胡子喜剧演员,而是一个立体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痛有爱有灵魂的表演艺术家。在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的自传《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中, 二师兄对坂本的音乐造诣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及他的反战态度二师兄也显露出高山仰止的膜拜之情。当然,坂本龙一在日常中也有有趣的一面,在纽约时,坂本龙一经常去一家很棒的日本餐厅,但他受不了这家餐厅播放的音乐,于是就跟那个主厨说:“你做的料理美如桂离宫(位于京都西京区。江户时代的17世纪皇族的八条宫的别墅而创立的建筑群和园林组成。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部分约5万8千平方米。 ),餐厅里播放的音乐却仿佛是特朗普大厦。”坂本很反感特朗普。所以,他真的拿出了精力和时间,为这家餐厅量身定制了一个背景音乐单。此事被一家纽约报社报道之后,吸引了全美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专门到这家餐厅吃饭。他们来这里,吃什么不重要,重要是为了听一下坂本龙一拟定的音乐,而他拟定的曲子会考虑餐厅颜色、家具样式,甚至人们坐在这儿的心情。是的,有趣的人总是如此,他无法对格格不入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要做点什么不是吗?我赞同二师兄为坂本龙一总结的四个词:一身反骨、才华横溢、悲天悯人、君子不器。
第二位是资深特邀记者林松果讲的《我的妈妈做保洁》,林松果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是《人物》的作者、一线资深记者,擅长以敏锐而新颖的切入角度去展现丰富深邃的社会变革。这整本书当时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啊,林松果的语言魅力在于她始终保持记者的客观。这本书的作者张小满写母亲春香在大都市谋生的身心变化过程,她触及的每一个点都是值得我们用心思考的话题。当然,这样的书能被一位社会纪实记者看见并传播,我觉得非常正能量,林松果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简单明了,是点缀世界的一颗成熟且充满洞见的果实,用她平实质朴和富有思想的语言娓娓讲述小满家的经历,及小满妈妈春香在深圳做保洁的心路历程,让我看到了在全国如春香这样的上千上万个不被社会和大众百分百接受和尊重的底层保洁人员,她们其实也是女儿是母亲也是姐妹,她们有着可贵的坚韧也同时有着高贵的灵魂,她们往往是能在非常艰苦的命运面前顽强地生存的女子,但她们也会生病会难过会失望也会再抱有希望,她们是你我身边不可或缺的一员,从春香的身上我也看到了自己妈妈的影子,也偶尔能从一些为人处世的细节中投射自己。林松果说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包括可能会有很多人说觉得春香是一个很伟大的妈妈。但是在书里其实作者小满也写到了她在这本书的初稿完成之后,她给她的妈妈读了。她当时就问春香说,“妈妈,这一路走来你的感受如何?”春香用微信给她发了一句话,她说:“写书是我女子的梦想成真,辛苦了。”她其实也没有讲爱,可是你知道这一句辛苦了,里面是有非常深的母亲对女儿的深情。
第三位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美女教授李晓愚老师,她讲《中国人眼中的美:中国审美意识十讲》开篇就说:“最近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么一条内容,说咱们中国人一旦过了二十岁,血液里的中华血脉就开始觉醒了。喜欢拍花、拍云、拍落日,不再觉得金子土,而且还越看越顺眼。”是的,我当时就震惊,因为前不久刚和朋友在闲聊时还谈到为什么越来越觉得自己对金子有一些近乎痴迷的喜爱呢?这令曾经视金子为俗物的两人都疑惑不解。后面李老师讲到我们中华血脉的觉醒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式美学的复兴。从前几年衣袂飘飘的汉服,到这些年的马面裙,从二十四节气到印有中式风格图案的奶茶包装,都受到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可以说,中式美是无处不在的,包括建筑、服饰、绘画、书法、舞蹈,甚至为人的风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对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这张小字条内容的精细解读。“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译文很简单,是写给好朋友山阴张侯的一封信:山阴张先生你好,王羲之向你问候。“快雪时晴”,刚刚下了一场雪,现在天气放晴了,空气很清新,PM2.5的值很低。“想安善”,你最近过得应该不错吧?“未果为结,力不次”,上次你托我办的那件事情,不好意思没有办成,力量有限。然后王羲之跟你说,再见。听了以上李老师的描述,感叹这世间的问候居然能以这样细腻的方式来解读,很现代也很温暖。非凡精读馆真是名家处处有,语出惊人暗藏玄机,我很喜欢。
当然一入李蕾讲经典的我就深陷得无法自拔,她简直就是讲书界的大女主,用她腹中的诗书把我拿捏得死死的。“你好吗?”这是李蕾每讲一本书之前的问候语,一种含蓄的情感表达,也是一种直击灵魂的问候,我会有一种被关注到的温暖。实际上它不仅仅是问候,它还包含着很多的心情,比如说我想你,或者说我爱你们,或者是今天我有点不太好,你能理解吗?她具备着前无古人的中式女英雄的勇敢,她敢于刷新女性认知去讲上野千鹤子的《厌女》,敢于在大家难以启齿的性侵话题里讲述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让我对她敬意翻涌;她还潜心讲解了四集《红楼梦》,叙述之详实感情之亲切把悲天悯人诗意化让我无限折服;《挪威的森林》里她的语境是那么动人心弦、平缓舒雅又略带感伤;即便是《肖申克的救赎》李蕾也能把主人公安迪、典狱长、狱警和囚犯们所构成的这个世界精彩呈现;《宋氏家族》里的宋氏三姐妹所生活的年代背景和风云变幻中三人的选择、冲突、矛盾和疏离被她解读得充满了历史斑驳感;《纯真博物馆》在她时而轻声细语时而又悦耳清朗的描述中让我闪回凯末尔和芙颂在绚丽凄美的爱情尾声欲罢不能的休止符......回想过去,生命中很多的相遇就像《情书》,也许会在想象中有一个美好的甜蜜的结尾和发展,但它往往会是在这样的遗憾和种种的错过中推着我们朝前走。李蕾老师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这种失去会让我们有被伤害的感觉,充满了遗憾,但是活着的人始终要往前走。学着接受,学着放下,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中,找到中心感,找到美。
我想是的,我很感谢我能找到帆书这样的心灵栖身之所,让我躁动的内心找到一片安宁,也让我对从前从未涉足的知识有一些神奇的领悟,就像哲学、教育、饮食、心理学、物理学……从书中我能看到不为我所知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此生动、活泼和值得我去睁开双眼!感觉灵魂每一天都被美感浸润,我会很和善地与这个世界相拥,然后说“谢谢你让我变好!”
听书的日子里, 我偷着学发光,愿你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