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亦舒师太的《某家的女儿》便是可以用梁晓声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人性中冷酷残忍的一面,其实是比任何猛兽有过之不及的。”
具体来讲《某家的女儿》这本书讲述的其实是两个同样青春美貌的女子,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家庭,面临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和困难做出了不同选择的故事。
主角一,夏雨工作于公共关系公司的编辑,有一男友,父母已移民,独居在父母留下的房子里。主角二,洪日因家中没能力让她继续读书,于是在十六七岁时便出去找工作。
其实介绍完两人的情况后,你可以想象到她们之间的差距有好大,看起来夏雨工作生活已是圆满,而洪日她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以前我也以为自己生活已是圆满,只要静静等待我可以很好的度过此生。可是今日,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一直都生活在苦难中,眼前的幸福只是这一刻的,大多数时候你仍然处于痛苦中,如果你觉得自己一直都很幸福,那是因为有人为你扛着那些苦难。
回到书中。夏雨因为工作关系与一个男士吃饭正好被男友看见,他因此吃醋,并在争执中打了她一巴掌。
其实男女之间的相处问题已是屡见不鲜,过去没有出现在世人眼前,并不是因为它未发生,只是信息不够发达,也因无工具来记载,所以逐渐被人遗忘,亦或是忍气吞声。
而如今被作者写出来,是否可以以作者所存在的年代来审视,生活是时时刻刻都有问题出现的,当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远离或是逃离?也可以说,这已经不是以年代来判断,而是以人来做标准。只不过,过去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宁愿和解而不是去判断是非,现在的人开始懂得思考一件事的背后意义,而不是去看表面的对错或是强弱。
另一个时空中,洪日因为长得漂亮,被人看中拍了广告,却因太过暴露而被撤去,无奈之下去了健身房当钢管舞教练,并找了健身男友。
每一个时代都有因为家庭环境的贫穷而不得不担心生计的人,这部分人他们身体健康,四肢健全,但因为从小得不到好的教育和引导,生活的整个重心全被生活这个难题所牵攀。
最近一直在看圆桌派,有一集讨论是是关于不想工作怎么破。在四人讨论中延伸出一个关于“为什么而活“的概念,提到几个小故事,一个是有孩子读到大学仍然不知自己想做什么,于是休学出去寻找。一个是有个男子出去工作几年却突然辞职回到自己家乡,最后却活活饿死。
以前我一直以为人活着是必须找到“梦想“的,可是在看了这期谈论后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人仅仅只是为活着本身便已经困难重重。这与人的环境、阶级、地位无关,这也与人是否励志、奋斗、上进无关,只与这个人本身有关。
并且,在讨论中陈丹青老师提到,人有求生、求好和求上的想法。在我看来,也可以理解为求生、求好、求上是人的几个阶段,它不代表你多么高级,只能代表你的生存想法,而另外更深的东西却是要等到你是否可以抵达那个层面才能获取,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故事的结局是夏雨重新找到了一个爱人并且结婚。
在故事中,夏雨在受到伤害后就选择马上离开这个男人。尽管在男人看来,这只是在愤怒中给了她一巴掌,并未做出更多过激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现在仍存在这种思维的人。
看过一句话,这世上有些东西,起因比结果更重要,比如追寻梦想,而有些事情,结果永远重要过原因,比如伤害别人。我能理解人在愤怒中会做出过激行为,这就像小孩的顽皮使得大人无法忍受,于是打骂他,可是作为成年人之间出现的愤怒,特别还是拥有亲密关系的情况下,一旦有一方做出伤害对方的行径,这个时候受害方就需要引起注意,因为那一方不会控制情绪,他随时会因为自己的不稳定而失控,就像看见红布的公牛,一旦失控他会把法律、道德各种制约人性的东西忘在脑后。当然,我这是说的最坏的情况。
可是,谁都不希望自己是某个事件的受害者,特别是对于更柔弱的女性来讲。这不是说让你在受到任何伤害就马上离开,而是需要你自己评判这个行为的发生是否会在将来对你产生不利影响,而这个行为已经远不止暴力,还有日常生活中你无法忍受之事。
在故事中男友恳求希望得到原谅,保证不会有下次,可是夏雨不肯原谅。就像书中写道的,”万物之灵有第六感觉,若果潜意识觉得某人某事不甚妥当,就该退避,黑暗的巷子、不羁的人物,离的越远越好,不必挑战自身的胆色。“
而洪日的结局早已出现在故事的开头。这是两个时空的女子的生活,她们各自选择一条路并走下去,并全盘承接这场喜怒哀乐,没有人知道眼前的选择是否正确,可若是不去选择便是任由命运推着走。于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总归是先忠诚于自己内心,然后才可以比较。
关于故事的整个内容我就暂且写到这里了,因为我写荐书的目的不是让你知道书的全部内容,而是希望借由我写下的文字可以吸引你去观看而已。
这是2019年的第一次荐书,希望你会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