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听了高子阳老师大单元“先写后教”教学研究与实践讲座,高老师先分享了课例的第二第三课时,指出要让学生学习写诗,读后感更要天天写,熟能生巧,也要读新闻,把对新闻的看法记录下来坚持下去很大程度的提高语文素养。
大力推广和实践“先写后教”的习作教学模式,让习作成为了看得见的成长。
高老师结合翔实的案例分别讲解了“与课文主题无关的习作”和“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习作”。
首先是“与课文主题无关的习作”,高老师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为例。这次习作高老师用了五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用手机给爸爸发短信,用写信的形式完成,并让爸爸给儿子回信。还了解了写信的历史,并解读了“亲友”和“其他人”。让学生先给父母写信,相继推荐了很多与写信相关的书籍。第二课时给名人写信,无论名人回信与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经历。第三课时,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人物写信,再模仿这个人物收到信后进行回信。这对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和理清文章层次很有帮助。第四课时,给同桌、同学写信。第五课时给老师写信。这五个课时,有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有熟悉人到陌生人之间的写信,还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写信的意义。这样一次习作可谓让学生终身受益。
高老师接着以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有你,真好”为例进行讲解。高老师整合本单元教学资源,改变教材的固有顺序,有效渗透本次习作的智慧。让学生先写作,自改。学完《有的人》后,进行修改,重视习作的“气”“结构”,最好能有一两句自己创作的名言。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引导学生不千篇一律地写父母,可以写写亲人。教《少年闰土》,让学生从题目、结尾、环境描写、外貌描写、人物对话等方面反思自己的习作,再进行修改。《好的故事》让学生感受鲁迅那如梦境般的跳跃式思维,修改文章,并鼓励学生“卖梦”。最后就是全面修改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感叹号少用,写“好”不出现“好”。
高老师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能深切感受到高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对统编本教材的全面熟悉,对教材中螺旋上升能力的分析,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对习作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令人高山仰止。这种“先写后教”的习作教学模式,先让学生写作,从而暴露出学生写作方面的问题,进而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学生在不断的修改完善中习得习作技巧,使学生的习作不再千篇一律,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先写后教”这种习作教学,让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看得见的成长,今后我一定大胆尝试,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逐步掌握习作技巧,从而爱上习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