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片云
![](https://img.haomeiwen.com/i9410018/f9e7b337ac2bef74.jpg)
‘‘双十一’’是什么?是11月11日,这么一个特别普通的日子,尽然被硬生生的炒成了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那么,你,今天‘‘剁手’’了吗?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源于淘宝天猫商城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促销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于是11月11日成为天猫举办大规模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从阿里“独舞”到各平台线上线下共同参与,从单纯促销活动发展成全球化、娱乐化、话题化的消费盛宴。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
消费者的共同狂欢,成了形同“春晚”的存在,这恐怕是马云当初都没曾想过的中国式奇迹。
昨天的天猫狂欢之夜,那可谓是娱乐圈的半壁江山,各路大咖齐上阵。 2017年双十一开场11秒钟,淘宝交易额超10亿,3分01秒成交额超破百亿,无线成交占比占93%。从这些不断跳动变化的数字里,可见我国电商领域势头迅猛,前景广阔。
而在“双十一”大战打响之际,也衍生了许多新的行业,安置了许多工作岗位,尤其是各大快递企业严阵以待的“爆仓”,快递小哥们那就一个感觉:痛并快乐着。
然而,在疯狂炒作的余温下,似乎也隐藏着许多新的危机。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双十一一方面也在透支用户的消费能力,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狂欢节过后,将会迎来一个漫长的线上线下销售的萧条期。而且网民现在对双十一的负面情绪不断上涨,也说明这种非理性消费其实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消费者以后对这种促销手段的认知更为清晰,那么理性心理作用下,双十一的数字未必还能步步攀升。那么到时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这个造物节日存在与否也会是个疑问。
众所周知,现在的电商市场无非是五大平台在“勾心斗角”,无论是它们之间如何联合或对抗,似乎都不足以撼动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局面。从这点来看,也可以理解为“造节”成了电商的跟风之势,因为相互竞争、展现实力的舞台似乎只剩下节日促销。
虽然有些分析人士认为,当下对电商概念进行布局也仍不算晚,策略上仍可沿平台、物流、新零售这三条主线进行配置。然而,当线上线下、实体虚拟、有线无线、全球化区域的边界都在模糊的时候,双十一就好像电商行业的最后一支“兴奋剂”,用一天的狂热来唤醒消费者,不知道还能刺激多久?
而此刻,我的购物车还是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