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6903dbc0eea3c89d.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规则为什么会失败》,这本书基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试图解释说明为什么有的规则有作用,而有的则会失败。
同时,分析了明文规则是否有用,以及隐形规则带来的启发,探究了如何更好地制定规则。
1.听书笔记
01)很多规则的前提,是人们会理性地权衡各种激励和惩罚措施,人们的行为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人跟随的是自己那容易出错的直觉。
02)人的行为并不总是能被道德约束住。有时候,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03)人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无关道德的理性选择,但也不是无关道德的非理性选择,它关系到人们对道德的慎重思考,也有系统1的直觉性应对。
04)很多时候,规则的制定者想要减少不良行为,反而触发了负面的社会规范,导致不良行为变得更常见。
2.听书感想
换一个角度看,我们生活在各种规则之中。
大到国际规则、国家法律、社会习俗,小到公司制度、家庭规矩、餐桌礼仪,可以说,各种各样的群体及情境,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规则。
可是规则并不总是有效,有时候还会失败。
一方面,过往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考虑得简单了点,并不会起到预想的作用。
人会追求奖赏、厌恶损失、规避惩罚,而同时也会被直觉牵引,内在的那头大象太过强大,骑象人拽不住它。
也就是说,规则假定了大家都是理性人,会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可现实却是没有那么深入的理性思考,甚至有时候理性还没来得及思考。
就像解读中提到的,对到日托班接孩子迟到的家长罚款,反而迟到的家长更多了,就像现实职场中,升职加薪带来短期开心和长期压力,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再热衷升职加薪。
对于复杂的人性,一厢情愿的规则,总是想当然的简单。
另一方面,情况总在变化,要么主动要么被动,规则会失效。
有时候,明明现实已经变化了,规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来不及调整,就像现如今,还有很多公司在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卡工作时间点有意义吗?
又比如,很多组织机构里的层级制度,过于复杂,过于臃肿,影响了信息传递效率和执行力,常常遭遇上热中温下冷的尴尬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制定者拍脑门定规则,看心情改规则,如此一来,规则不仅失败,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想想平常出现的朝令夕改的情况,想想绩效考核的高标准以及改来改去,人们想遵守规则,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总的来说,人们生活在规则之中,可是规则并不总是有用,有时还会失败。
人们的决策和行动,是复杂的,涉及理性和感性、法律和道德、主动和被动,没那么简单。
规则的制定,有合理的一面,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拍脑门定规则,折腾来折腾去改规则,于人于己都无益。
树立规则意识,希望我们都能做个文明的现代人。
避开规则烦恼,希望我们都能不被规则乱象所扰。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