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预警过了,今天晚上的课上,学生会交书信作业,书信的“大部队”来了。还有部分学生没按时交,但仍收到60多封。
上次写《重温信件的美好》时,有友友如此留言:“信封上没贴邮票没有加盖邮戳这不完美不是通过邮局寄达的信件是没有灵魂的。”(原话如此,中间没加标点)
我回复道:“不是我多想要信,而是想给学生们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成长才是主要目的。”
是的,现在的学生互联网、手机用得纯熟,每天用在交流上的时间好像也不少,可是那都是不走心的交流。过去,因为通讯不便,信件才倍受欢迎,连同包含其中的写、折、封、寄、等、拆、读等一连串动作与心情。
如果说没贴邮票没有加盖邮戳就不完美,不是通过邮局寄达的信件就没有灵魂的话,我宁肯认为,在现在这个年代,信件的外在形式不重要,用手书写、用心书写就是它的灵魂。
今天课前,我在上周的十几封信里选了三封予以回复。课后,一位收到回信的学生加我微信,同时说道:“老师好,想让您把我的信拍下来发给我,我打印下来和您的回信放一起,保存好这一段青春。”
也许,书信的意义慢慢就回来了。总有学生会懂,书信这种交流方式也不会过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