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过错,有不同的类型。看犯的错误,才能知道仁。】
“党”不是现在所说政党,论语中有乡党一词,是指乡族朋友,把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归一类以区分陌生人。前文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志向做仁人会少很多过错,“好仁者,无以尚之”也是说好仁求仁的人再好不过,这一段从反面、错误中去谈知仁。确实如此,评价一个人除了看他好的一面,也会看他犯过多少错误,以及犯的错误大小,毕竟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天主教七宗罪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暴食和淫欲;佛教所摒弃的是贪、嗔、痴、慢、疑。孔子没有对错误明确的归类,只笼统的说了一句错误也有不同类型,需要自己对错误做出反省和总结,就像孔子教人会因人而异,不会拿同一个答案回答不同的人。性子急的,孔子叫他做事多考虑一下,性子慢的,孔子会催促他抓紧时间做;嘴笨的,孔子会鼓励他敏于事,口才好的,孔子会教他先看先听。
通过过错去知仁是正确的,不过在我看来错误只有大小之分,没有高低之分。小错误还有可能纠正挽回,大错误就很难有机会挽救,最近劳荣枝案件再次受人关注,有人说她也是被法子荣害的,但杀人的罪绕不开,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另外有钱有权犯错也是犯错,本质没区别,不分高低。中国自古以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公共标准也是在讲错误面前人人平等,对应公平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自由是相对的,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责任,吃一堑长一智方能知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听到道,晚上死去也可以。】
论语中,字数越少越经典,也越值得深思修炼。孔子不追求外在的舒适享受,只为正道而活。现实世界常见的情形是:给我一笔钱,命就归你了;如果能得到他、她、它,死也值了,拿生命去换外在的东西就和道相悖了。
电影《孔子》中对这一段有很诙谐的表达,孔子对南子说完“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支飞箭就射穿了南子的轿子,似乎在说南子从孔子那里闻道后,也算死得其所,不枉在人世走过一遭。艺术手段仅供娱乐,现实世界里我突然想到“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黄老三十几年不回家,隐姓埋名,背负着误解,直到2013年家人才得知真相。黄老一辈子致力于核潜艇,从无到有,可谓成功“得道”。黄老依旧健硕,我惟愿黄老身体健康!
做到闻道、得道、志于道可谓算得上非常人,我还是一个俗人,依旧会惑于外物,如今学习论语,就是想改变和修炼,路还很长,但是我的心也愈发安定,或许这就是千年智慧给人的力量吧。
温馨提示:点关注,不迷路,欢迎私聊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