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5/100   张廷玉

35/100   张廷玉

作者: 云鲲轩 | 来源:发表于2016-09-10 06:56 被阅读37次

清晨听《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第一章节聊的就是安徽桐城人的张廷玉。

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1]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张廷玉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大清张廷玉:走在皇帝的刀刃上》

如果将张廷玉50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

张廷玉手书

听完张廷玉的一生,总结所学其优秀品质如下:

1.办事干练 低调为官。

2.张廷玉深知“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他身处中枢机要之地,对“言多必失”的古训感触颇深。因此他时刻保持着小心谨慎的“作风”,

3.对于被世人诟病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廷玉也保持着警惕,时时刻刻都不忘记一个人臣的本分。

4.几番折腾 终进太庙。

张廷玉终其一生,可称得上是三朝政坛不老翁,虽然最后与乾隆皇帝发生了一些矛盾,但与历史上其他官员相比,算是做到了善终。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关键在于他的为官之道——忠、贤、愚。

忠即是对皇帝尽忠,绝无私心。
贤即才华、办事的能力,对于明君来说,这一点必不可少。
愚即是要该糊涂时就糊涂,不与皇帝争功,皇帝永远是对的,而自己什么都不是。

张廷玉之所以能侍奉三朝为官五十载,与这三者的灵活运用关系匪浅。

结语:

忠   贤    愚

智慧~大智慧

而非聪明~小聪明

修炼你的慧根

相关文章

  • 35/100   张廷玉

    清晨听《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第一章节聊的就是安徽桐城人的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

  • 张廷玉

    《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第一章节聊的就是安徽桐城人的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

  • 张廷玉

    南来北往走西东, 人生杳杳在其中, 天也空来地也空, 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 翻身不觉五更钟, 从头仔...

  • 《雍正王朝》张廷玉烧奏折前,为什么康熙先问张廷玉孩子病情?

    先说第一个问题,张廷玉为什么要烧奏折? 很简单,张廷玉做了康熙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奏折必须烧,也必须由张廷玉来烧。...

  • 菜市口观斩,所斩之人竟是自己亲弟,雍正:是朕粗心了,朕陪着你

    张廷玉其人 先说一下张廷玉本人,他给人的印象就是:谨小慎微、勤奋严谨、任劳任怨且有着卓越的办事能力。另外,他还能摸...

  • 读书 | 低调的奢华:从秘书到首辅的官二代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 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 张廷玉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

  • 历史故事张廷玉

    今天要讲的张廷玉是个牛逼的人物,其父是张英,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六尺巷可能有人听过,就是张英的礼让三尺的故事。张英家...

  • 《雍正王朝》张廷玉

    《雍正王朝》里边有仁有义的张五哥有这样一句话“我只知道对皇上说真话。”他这句话可是让康熙皇帝买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面子...

  • 张廷玉的高明

    清朝雍正年间宰相——张廷玉,此人一位汉人,在满清统治期间身居要职,深得两朝皇帝的信任,甚至与其密议建储之事,可见其...

  • 24明史 - 张廷玉.epub 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24明史 - 张廷玉[www.rejoiceblog.com].epub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5/100   张廷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jy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