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故事张廷玉

历史故事张廷玉

作者: 陆凯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8:00 被阅读32次

今天要讲的张廷玉是个牛逼的人物,其父是张英,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六尺巷可能有人听过,就是张英的礼让三尺的故事。张英家教甚严,在自己当值总考官的时候是不允许儿子考试的,所以咱们的张廷玉可是硬生生晚了三年才入仕为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被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纂修官。次年四月,入值南书房。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多次跟随康熙南巡及巡行蒙古各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授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虽然不是坐火箭的速度但也是很牛逼的存在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一代圣君康熙大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帝深知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他急需大力扶植和培养自己的势力,经过慎选,他决定起用张廷玉作为他的主要助手。原因有二,其一:学问优长,"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有才干;其二: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他的老师。他对张氏一族的才学、人品有深深的了解。看来这平步青云也是要靠关系的。

康雍之交,政务殷繁,谕旨每日下数十次,皆由张廷玉承命应办。他"精敏祥瞻、悉当圣意",同年十二月,特旨授礼部尚书。雍正说"朕再四思维,非汝不克胜任",从此张廷玉跻身权力核心,成为重臣。雍正六年(1728年)3月,晋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兼任吏部尚书。雍正七年,雍正在隆宗门开始设立军机处,命张廷玉与怡亲王胤祥等领其事。军需一应事宜都交由他们办理。此时的张廷玉不仅典掌军机,又兼理吏部、户部要职,可谓大权在握,真是牛逼至极了啊。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一生勤政的雍正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并留下遗昭张廷玉他日死后,得以配享太庙。乾隆皇帝继位后,他们三人同为总理事务王大臣。乾隆元年(1736年),张廷玉再次奉命为皇子师。他虽政务繁忙,但因学间深通,荣膺康乾两代皇子师,并兼任编撰《清圣祖实录》、《明史》、《大清会典》、《清世宗实录》、《玉蹀》等重要典籍的总裁官。

到此,张廷玉算是尽心尽力,权力至极,但咱们的雍正爷埋下了一个大雷,便是这三大顾命大臣!鄂尔泰为人傲慢、行事张扬。乾隆六年(1741年),兵部尚书兼步兵统领鄂善被参,鄂尔泰及其长子鄂容安被卷入,乾隆甚至放出狠话"鄂尔泰应自思:朕从前能用你,今日能宽你,难道将来不能重治你的罪吗?"。好在乾隆十年,战战兢兢的鄂尔泰因病去世了。他总算福大命大,不但保全了名节,仍得以配享太庙。可咱们的张廷玉不行,人家命长啊,这下乾隆可不干了,要对付的就是你!咱们的张廷玉可就不那么好受了。乾隆任命三十多岁的青年权贵讷亲为军机大臣,位列张廷玉之前。张廷玉有点尴尬和不自在!乾隆九年,他的弟弟张廷璐都告老还乡了,这让他好生羡慕。张廷玉知道皇帝想要找他的茬, 他觉得自己退休的时候到了。

乾隆十三年(1749年)正月,乾隆宴请大臣,77岁的张廷玉看皇帝心情不错,提出了退休的请求,他说自己"年近八旬,请得荣归故里"。他认为自己给乾隆祖孙三代辛辛苦苦伺候了几十年,再说皇帝看他年纪大连早朝都特许他不上了。与情与理,皇帝都应该批准他这个请求。但乾隆不这么想,他虽说不太喜欢张廷玉,但是他经验丰富,有的事情还能发挥一下余热。所以他说"卿受三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玘元臣归田终老之理?"闹得乾隆很是不爽!

不久后,孝贤皇后去世,张廷玉因为安排不当被罚俸一年,这也打破了他从政四十七年不曾被罚的历史,他因此惶恐不安。由于精神高度紧张,他老的更快了,脸上满是老人斑,牙齿都要掉光了,走路颤颤巍巍。乾隆十四年,弘历看张廷玉思维混乱、说话经常颠三倒四,于是动了恻隐之心,他下旨到:"张廷玉这一年老的太快了,特批准他退休。"

晚年的张廷玉本想安享晚年,可惜啊,乾隆看他不爽,他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雍正当前的恩旨可是配享太庙哦,所以就写了奏章善意的提醒乾隆,乾隆勉强答应了,可问题来了,老张廷玉年事已高便命儿子去谢恩,这下完蛋了,龙颜大怒。大怒就罢了去赔个礼道个歉也就过了,咱们的张廷玉收到通知就跑到乾隆那谢恩,哈哈,人家圣旨还没发你就去了,这说明你啥啊,权力过大呗。所以该整你的时候是不会放过你的。

倒霉啊就得接二连三。不久张廷玉的儿女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因贪污被抓,乾隆气不打一处来,该收拾的时候不手软,抄家训斥。哎,咱们的三朝元老是到头了。幸好乾隆还有点良知,最后还是给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也累了咱们的三朝元老在漫漫人生路上总算不再折腾了。

相关文章

  • 历史故事张廷玉

    今天要讲的张廷玉是个牛逼的人物,其父是张英,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六尺巷可能有人听过,就是张英的礼让三尺的故事。张英家...

  • 张廷玉

    《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第一章节聊的就是安徽桐城人的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

  • 张廷玉

    南来北往走西东, 人生杳杳在其中, 天也空来地也空, 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 翻身不觉五更钟, 从头仔...

  • 说话的艺术

    昨天中午看《百家讲坛》讲雍正十三年。其中讲到雍正重臣张廷玉,为官三朝善终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少之又少,这得益于张廷玉...

  • 《雍正王朝》张廷玉烧奏折前,为什么康熙先问张廷玉孩子病情?

    先说第一个问题,张廷玉为什么要烧奏折? 很简单,张廷玉做了康熙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奏折必须烧,也必须由张廷玉来烧。...

  • 扎稳马步 意守丹田

    罗胖在这期节目中讲张廷玉的故事。知道张廷玉,是从坊间他的老爸张英六尺巷说起,高风亮节。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

  • 菜市口观斩,所斩之人竟是自己亲弟,雍正:是朕粗心了,朕陪着你

    张廷玉其人 先说一下张廷玉本人,他给人的印象就是:谨小慎微、勤奋严谨、任劳任怨且有着卓越的办事能力。另外,他还能摸...

  • 读书 | 低调的奢华:从秘书到首辅的官二代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 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 张廷玉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

  • 《雍正王朝》张廷玉

    《雍正王朝》里边有仁有义的张五哥有这样一句话“我只知道对皇上说真话。”他这句话可是让康熙皇帝买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面子...

  • 35/100   张廷玉

    清晨听《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第一章节聊的就是安徽桐城人的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故事张廷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r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