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暮色农家院
徬晚时分 ,回山庄途经一个小寺庙,走过玉米地中间的一段小路,下一段小缓坡 ,再上一段小缓坡,步上一段两米长左右的小木桥,下面是一渠小水溪,从右侧比桥面略高的高粱与玉米混种的坡地间流淌下来,有细细的潺潺声。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忽一声声惊叫,一群毛色顺泽、体态丰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的大麻鸭从玉米林地里钻出来,一边朝主人家院坝里赶,一边发出受到惊扰的警报声。它们昂首挺胸,扭着整齐的宽步,憨态可掬的模样;它们伸着长长的脖颈,两只眼睛随时在迎步左右扭闪,十分警觉状,仿佛它们不是鸭子,而是一排站岗的士兵,吹着整齐的哨子,向主人发出危险信号。
不知是觅食的鸭群被我们的说笑声惊扰了,还是我们被突然出现的洪亮叫声给吓了一跳,我们站住不动,与鸭群短暂对峙那会儿,又惊扰到了农家院子的主人。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端着饭碗急急地走了出来。看样子她很想知道什么情况。老人也是昂着头,伸长脖子,一手端碗,一手拿着筷子,远望过来,愣了一下,用一种警觉探究的目光打量着我们:谁呀?是哪里的亲戚乡邻来了吗?
浓浓的暮色里, 一群站岗顾家的鸭子,一个孤独的老人,姿态神情举止如此相似。 世界上,人世间,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长久相处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界,彼此依存地在一起,并彼此成就,可以达到某种神化似的感情融合。
我们慢慢走过去,笑着跟老人问好,说明是在附近民宿山庄玩耍消费的客人,路过而已。老人见我们是几个女人和孩子,此时放松了心情,忙把碗筷放下,也笑呵呵地迎了过来,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坐一坐,喝口茶水歇一歇。
老人身后的一群鸭子见状,也很善解人意地跟在主人后面“嗝嗝 、嗝嗝”欢叫着迎过来,围在我们的脚下,发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柔和低音,如在人耳边和悦软语似的,听得简直可以萌化人心。它们用扁长的嘴来扯我们的裤脚,表达着对我们的亲昵与和善的欢迎:走嘛,走嘛,到我们家耍哈儿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