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一定要管住嘴(阿莲的第1009篇每日一省)

父母一定要管住嘴(阿莲的第1009篇每日一省)

作者: 攸而宁 | 来源:发表于2023-09-17 06:58 被阅读0次

在作业的问题上,父母管不住嘴,导致的第一个坏结果是让孩子产生惰性,形成依赖心理。很多小孩是根据父母音量的大小,来判断事情的紧急程度。曾经听家长说过如何催促正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孩子写作业:

“别玩了,写作业去!”“不是说好玩游戏不能超过半小时”“你还在玩吗?”“到底有什么好玩的!眼睛都玩坏了!”“我都说你几遍了,再不过来我把手机砸了!”

家长每说一句,孩子要不“嗯”、“哦”两句,要么在沙发上缓慢地做出要离开的姿势,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手机。直到妈妈下了最后通牒,孩子才真正地起身。家长很无奈地对说:“你看这孩子,不催就不动,真是没办法。”像这样的孩子,他已经把作业的责任,转移到了妈妈身上,因为他知道:反正总是会有妈妈提醒,妈妈没催、没急眼,那说明事情还不着急。孩子已经产生了心理上的惰性,心安理得地等着被大人安排。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某个短视频,一位妈妈因为女儿平时上学磨蹭倍感无奈,她想了个“绝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上学前,她表现比女儿更加不慌不忙,结果这下轮到孩子急了:

“妈妈快点......上学要迟到了......”

虽然这种方法谈不上多么科学,但是这位妈妈方法的核心方向却是值得思考的:学习的责任始终是孩子的,父母最多能提供支持与帮助,所有拖拉行为的后果需要他自己去承担。这也是心理学中常说的“课题分离”,成年人与儿童各有各的责任,当我们说得太多、管得太宽,事实上就在混淆课题,孩子可能无法真正学会对自己负责。

这周的家长会,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写作业磨叽。

比如: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玩手指、玩尺子、切橡皮、发呆......

妈妈多次催促毫无作用。

其实孩子的这种“慢”就是一种隐形攻击。

他不直接表达愤怒,而是采用一种被动的、隐蔽的方式去反抗大人对他的控制。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

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一个强势、要求严格的家长,最有可能让孩子使用“隐形攻击”,更加消极地对待学习。

比如在被催、被吼之后,孩子内心不服,脸上又不敢反抗,最后只能用磨蹭来反抗,这种方式很安全,而且总是能成功引起大人的愤怒。

比如:

你让我快,我就越慢;

你让我坐在那里学习,我就越是开小差、玩橡皮;

你跟他讲道理,他眼神飘忽,不知道看向哪里......

这种隐蔽的反抗和宣泄,可能连孩子本身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攻击大人”。

令人忧虑的是,当孩子习惯磨蹭之后,他还会产生一种“摆烂心态”:对,我喜欢做事慢,我就是一个磨蹭小孩。

这也是为什么在作业问题上,大人感到十分无奈和疲惫的根本原因。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如何对抗父母上了。

孩子的行为问题,一旦上升到亲子对抗上,就会变得更加麻烦。而且与孩子斗,父母永远不会赢,哪怕孩子暂时听你的话,他的内心也藏着消极对抗。

所以,孩子学习上的自律,靠唠叨、催促和吼叫是很难培养起来的。这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父母想要在孩子漫长的学习之路上少操点心,不被卷入辅导的痛苦之中,一定要学会“忍”,学会管住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一定要管住嘴(阿莲的第1009篇每日一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o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