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河南省宝丰县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说它“神奇”,是因为在每年这里都要举办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曲艺界行当大聚首”的传统民间书会——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具有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艺人自发汇聚、分文不取而亮书、曲种古老而众多等特点,成为中国曲艺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街书会为草根艺人提供了一个切磋技艺的场所,成就了他们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梦想。在这块麦田里,上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艺人沉浸在说唱艺术中,忘情地演绎。有的扯着嗓飚戏斗“艺”,与同行较劲;有的卖力地亮“笑点”,与观众互动默契;有的眯着眼极尽陶醉,不管观众的叫好多与少。从艺人们得意忘形的神态和大尺度的夸张动作中,人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投入和虔诚。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已经忘却了坚守民间艺术的那份孤独感和生活中经历的种种磨难。
在马街书会上的艺人堆里,有家庭组合,也有民间说唱团体,还有不少唱“独角戏”的个体户——在地上栽一根木杆,绑上个小扬声器,站在田间便自拉自唱起来。他们都是“一专多能”,手脚并用,甚至一个人同时演奏六、七种乐器,又唱,又演,又奏,配合的十分默契。他们中间,有在凋敝的村庄里坐在自家房顶自娱自乐的老农,有濒临关门的县剧团里无事可做的老演员,还有在城市角落里拉着胡琴乞讨的盲艺人。平日里,他们散落四方;在书会,他们不再孤独。
在马街书会上,除了演唱的艺人和涌动的观众外,最显眼的就是“高高在上”的大喇叭了。 从最早没有任何扩音设备扯着嗓门干唱,到用上动圈式高音扬声器、手持电喇叭,再到现在拥有包括单边挂耳式麦克风、电脑音乐配器、多媒体音箱在内的高保真立体声组合……几十年来,马街书会上艺人们携带的音响设备的变化,可以透视出他们生存状况的改变,乃至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