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疾走罗拉》,这是一部1989年拍摄的后现代主义影片,影片中导演没有明确告诉你他想说明什么,他在探索一个问题,人生的变数不可测。
影片的开头以几句哲学的思辨为导语:“人生就如一场足球赛,不停的奔跑。” “一个问题解决后,必有下一个问题,永远不止。” “游戏之后就是进行游戏之前。”
影片的情节非常简单:罗拉的男朋友曼尼为黑社会工作,他将黑社会老大给他的10万元丢失了,面临的结局是必死无疑。于是他向罗拉打了一个电话,要求罗拉在20分钟之内,12:00之前筹到10万元救他性命。于是罗拉开始了疾走奔跑,跑到父亲的银行向父亲借10万元,再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12:00前把钱拿给曼尼。曼尼说如果在12点之前等不到罗拉,他将不得不去抢劫超市。
整个影片90分钟,把这一情节重复了三次。从罗拉抛到空中再慢慢落下的鲜红的电话筒,罗拉疾走出下楼梯开始重复了三次。罗拉每一次细微的动作的差别,都如同南美洲丛林的蝴蝶扇动一次翅膀,引发不同的结局。第一次罗拉与曼尼一起抢劫超市被警察杀死;第二次罗拉拿到钱,曼尼却被车撞死;第三次罗曼尼追回了被流浪汉拿去的钱,送回给了黑老大,平安回来,罗拉在赌场中赢得了35万元。
影片中的声音效果、色彩运用、动作设计等等都非常的强烈,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段,快速的镜头切换,摇滚乐、罗拉的奔跑晃动……给人很迫切震撼的视觉、听觉效果。影片的三段格局,每一段都给观众新的感觉,将故事讲得惊险刺激,跌宕起伏。
导演并未去表现、描述人物的性格等,而是着重表现人生命运的变数、不可测性,人的命运与时间、空间的密不可分。我们每一时每一刻的行为都会引发出不同的结果,而且也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罗拉三次不同的命运,她的父亲,曼尼、公司职员、推婴儿车的妇女、骑自行车的小伙子等等也都改变了三次命运,跟着罗拉一起产生的蝴蝶效应。
明白生命的不可测,但要作出选择是非常困难的。许多事情我们往往只能选择一次,而且并不能预测未来。“如果可以的话……”,“如果能够重新开始……”,都为时已晚。
——写于2004年5月27日
今晚翻看了2004年的日记,观看《疾走罗拉》写的影评。非常经典的一部电影,快20年了(哭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