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良知》共读第九天

《致良知》共读第九天

作者: 清风明月无须等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07:27 被阅读0次

昨晚睡得不早,但是今天起的挺早,并且没有困意,这大概就是心里有事的原因吧,因为今天有晨诵课,并且中午还有共读,共读的思路还没有厘清,心里有点沉。况且下周要上晨诵公开课,还要做讲座,任务有点大,还有一件事,周日晚上有咖啡馆的提问。可能是由于有这些事的驱动,早早醒了,你看,有事了,生命状态就紧张起来了,否则是松散的。那么当一个人有了志向,生命状态会有更大的不同,可见立志之重要。

今天共读的《示弟立志说》,就是阳明先生给弟弟讲立志的。前面学过一篇有关立志的文章,那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在当地兴办学校时,给刚入门学习的弟子定的一个教条。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看,忽然就通透了很多。作为学生入门学习,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而学的问题,用洋气的话说,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是上层建筑,它决定着学习的动力,也决定你的人生走向,也决定生命最终的样态。

这篇文章是阳明先生写给亲弟弟的,所以肯定是恳切的没有虚妄之言的(我这是拿小人之心度先生了,先生对谁都是真诚、关切的)。

先生的弟弟来信问求学的事,先生仍从立志谈起,弟弟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感觉太大了,太虚了,想让先生切记的浅显的说起,这时先生就写了这篇文章。

文中说:夫学,莫先于立志。一句话就说出了学习起点:立志。志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陪用灌溉,劳苦而无成矣。如果不立志学习,就像种下一个没有根的植物,你再浇水施肥,最终是一无所成的。世上的人之所以因循守旧,随波逐流最后成为污下者,是因为志不立的原因。如果想立志成为圣人,成为圣人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去私欲存天理的方法是:“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什么是正诸先觉呢?也就是以一颗恭敬端正态度对待先知先觉者。要带着一颗尊崇笃敬之心去学习先觉者。考诸古训,圣贤教人都是让人去人欲而存天理。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跟也,水之源也为什么志向对人来说这么重要,因为人的生命有限。通过立志把所有的能量聚焦到一点,不浪费,实现人的最大可能性。立志,就是确定一种生命的姿态,思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立志后,要时时处处问责自己的志向,去掉私欲。

后世大患,尢在立志。确实如此,如果人人立下君子、圣人之志,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美好景象。        触动最深还有文章最后一句话:但能实心体之,然后信予言之非妄也。当我们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并多多实践体征。就能明合道妙。今天看《知行合一王阳明》时,阳明先生“致良知“易学易行,可是很多人都走偏了,时时保持警觉,去人欲存天理。

相关文章

  • 初读《传习录》

    在共读班初读《传习录》的感悟: 1、先生的核心主张“致良知”——良知每个人都有,不必向外求,要有充分自信,让蒙蔽的...

  • 读《夜的守护神》第九天!

    读共读第九天。

  • 致良知线上笃行班学习第30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读原文、看视频) 观看博仁老师视频《正诸先觉考诸古训》,...

  • 致良知线上笃行班齐家篇学习第18天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无我、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 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学习视频、...

  • 良知驿站第一期|国学之经典

    良知驿站│1期 心学 • 文化• 致良知 良知驿站 ┃ 国学之经典 本文共1020字,预计3分钟阅读完 欢迎来到良...

  • 良知驿站第二期|国学经典之礼乐

    良知驿站│2期 心学 • 文化• 致良知 良知驿站 ┃ 国学之经典 本文共1328字,预计4分钟阅读完 欢迎来到良...

  • 读《食火兽》第九天!

    今天是共读的第九天了!

  • 2018.10.10致1-经营3组陈東华家书

    良知火苗 学习致良知两年多来,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的确刚开始我用心读原文悟原理,心中有一股火苗在慢...

  • 致良知

    再说致良知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何为致良知?致良知中的的致字就是到达的意思。良知代表的道德意识。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 读致良知

    读《答伦彦书》未发中,己发和,动静原循环无端。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所以尽性至命,此体用一源,内圣外王合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共读第九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rk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