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
文风流
当我再度踏上家乡的土地,经过诵声朗朗的书院,立在古朴的门前,轻轻叩响沉重的门环,几声谈笑从门缝里传来,白发苍苍的爷爷打开了门:“老规矩,拜年给压岁钱啊。”我笑了,即便不给压岁钱,年一样要拜,这是老规矩。于是,我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响头,恭恭敬敬地接过压岁钱,恭恭敬敬地迈步入家。
老规矩,伴着我们跨越百年岁月。如今已化为春雨,影响着我。“长者立,幼勿坐”的老规矩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血,于是,晚辈排排站立,两位老人在大家的搀扶下缓缓坐下,随后,十几号人已经落座完毕。坐好后,一旁三岁的侄女抢先动筷被表姐制止,小家伙不满地嘟起了嘴,气鼓鼓地瞪大了眼睛。表姐没办法,只得把她抱起来放在腿上。我在侄女头上轻轻敲了几下:“小家伙,‘长者先,幼者后’,这是老规矩啊。”侄女显然不太理解,只是看着大家都不先动筷,顿感气氛凝重严肃,老实了下来。爷爷见状,慈祥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拿起筷子:“来来来,大家都吃饭,吃饭,别饿着了我的小曾孙女。”说罢,第一个动筷,当他把一块红烧肉放在碗里时,侄女看见爷爷动筷,也慌忙开始夹菜,但她的手小力气不足,夹的菜总是放不到嘴里,最后还是泪眼汪汪地求助我和表姐,引得大家忍俊不禁。与此同时,拿筷子的手多了起来,原本静肃的屋子里霎那就充斥起谈笑声。我站起身来为爷爷夹菜,他们也开始互相敬酒,丁零当啷的碰杯之声清脆悦耳,激起人们由内而外的喜悦之情,年味与亲情,也在一次次夹菜中,一声声谈笑中,一次次碰杯中越来越浓。
吃着,聊着,不知不觉,一顿年夜饭已经到了尾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个时候,鞭炮和烟火自然是重头戏,可惜随着时代的号召,在现在、未来也不再会有这样的老规矩了,我心中黯然。可爷爷却郑重其事地掏出了收藏多年的录音机,小心翼翼地按下开关键;“现在也只能听听声音过把瘾了。”顿时,烟花与鞭炮之声此起彼伏,每一个人都眯起了双眼,许多贺新春的老腔调伴着烟火声、鞭炮声充盈了这个屋子。
在这一瞬,我内心有莫名的激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燃放鞭炮和烟火已难以做到,然而它们却不只是徒具其形,岁月的浪涛冲不淡它们在人心中刻下的烙印。在这一瞬,我断定现在这间屋子就是世界上最豪华的录音棚,再没有什么旋律是其一合之敌。 在这一瞬,我体悟到老规矩的力量,被岁月冲刷的,不是老规矩,它并不是那一套又一套的繁文缛节,也不在于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执行,它就是一条大道,贯穿古今,连接现在,通向未来,映照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愿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