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出生日期不详,去世于公元前186年,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城父人,也就是现在河南郏县人。
张良家世显赫。后来,韩国被秦国灭亡,张良也失去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和显赫荣耀的地位。张良身负家仇血恨,他散尽家财结交刺客,连弟弟死了都都顾不上埋葬,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国复仇。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曾经多次巡游天下,这位张良行刺计划提供了机会。公元前218年三月初六,秦始皇又一次出巡。当秦始皇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阳武博浪沙,就在河南原阳东南的官道上时,丝毫没有觉察到危险降临。张良结交了一个大力士,让他向秦始皇的御车投掷了了120斤的大铁椎,但没有击中秦始皇的御车,而是误中了随从人员的车辆。刺客当场被擒,张良仓皇逃走。
这个也是高手啊,居然能够刺杀一国中统后逃跑成功,人才呦!
秦始皇大怒,下令刺杀捉拿刺客,天下因此戒严了十天。张良被迫隐姓埋名躲在下邳,就在江苏睢宁县北。这个地方我以前也去过哪里,比较穷,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一天晚上,张良出来散步。望着皎洁的月亮,他长叹一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报家仇血恨。不知不觉走到一个小桥下,桥上坐着一个老人。老人见张良走过来,就脱下鞋扔到桥下,对他说:喂,小子,给我把鞋捡起来!张良非常生气,正想发作,但看对方是个老人,就强忍住了怒火给老人穿上。老人满意地捋一捋胡子说:孺子可教也!五天后的早晨在这里来等我!说完转身走了。
五天后,天亮张良就赶到桥边的时候,老人已经到了,非常生气地说:怎么来这么晚?五天后再来等我!五天后,张良一听见鸡叫就赶去了,结果还是没有老人来得早。老人让他五天后再来。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张良怎么也睡不着。他三更半夜就穿衣起床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老人来了,他笑着说:不错,隐忍过人。我有一部兵书,你拿去读吧。十年后天下大乱,你要有所作为啊!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张良。张良在月光下一看,是周朝姜子牙著的《太公兵法》,赠书的这位老人就是黄石公。张良日夜苦读,终于成为了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的谋略家。
秦二世元年七月,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大乱,张良聚集上百人响应,后来投奔了刘邦。他为刘邦出谋划策,使刘邦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刘邦对他非常器重和信任。张良心心念念不忘记恢复韩国,他游说当时势力最大的起义军将领项梁立韩国公子成为韩王,项梁一口答应。项梁派人找到了公子成,立他为韩王,并让张良任丞相,辅助韩王。后来韩王被项羽所杀,张良再次投奔刘邦。
趁着项羽和章邯决战之时,刘邦和张良准备进攻咸阳。抵达南阳郡时,南阳郡守退入宛城固守,就是现在河南南阳。刘邦见宛城一时无法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说: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秦军前后夹击,我们就危险了。
刘邦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命令军队更换旗帜,乘夜抄小路悄悄返回,将宛城重重包围。接着,刘邦采用攻心术,招降了南阳太守,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为西进解除了后顾之忧,南阳郡的其他城池见太守投降,也纷纷归附刘邦,刘邦军威大震。
秦王子婴派了五万兵马守住峣关,今陕西商县西北。刘邦用张良的计策,派兵在峣关前的山上插满旗子,以迷惑秦军;另派将军周勃率军绕道峣关侧面,一举攻占。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刘邦投降。秦朝至此灭亡。
后来,刘邦和项羽整夺天下,张良继续为刘邦出谋划策。他建议刘邦拉拢英布、策反彭越、重用韩信,共同抗楚,并反对立重建六国,以防止力量分散。鸿沟之盟后,项羽率兵东归。张良又建议乘胜追击,不要放虎归山。汉军终于打败了楚军,项羽在垓下被迫自杀了。
刘邦统一天下后,大封群臣,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也,封为留侯。人们把张良、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