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度以为作者安排列维跳槽去到偏远农场和一群移民起早贪黑地摘“娇小姐”芦笋,是为了将来在家乡发展农业成为农场主做铺垫呢。如果是这样,我强烈反对。
这个故事我最感激的人是莉迪娅,经常看到一些观点文的标题是“你永远挣不到认知之外的钱”。以前我不置可否,现在这句话放在这段情节里是能够诠释一切的。当列维的家人朋友还沉浸在即将失去村庄的悲伤时,是迪莉娅解释了这种划时代的变革,列维的家乡将要修建大坝,村里人将要住进市里的安置房,未来的新城市要崛起。
以列维的阅历是不足以有这样的认知的,但是莉迪娅仿佛是他通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幸运的是这个朋友几乎不余遗力地在帮助他成长。看到这里时,我对列维有了更深的期待,原来这个情节的过渡完全是想让他看清自己,作者自有她的安排,我几乎忘了这种逻辑框架。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清醒。当然也会遇到很多的未知,就像一桌牌被打乱了,要重新把它编排起来需要一点的时间,这个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架构。在农场待了一段时间后,列维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几乎让他寝食难安。
为了将脑中的想法尽快付诸实践,列维告别农场回到了伦敦,继续租克里斯蒂的儿童房,在老朋友的帮助下他在一家希腊餐馆做侍者,挣得比以前还多,有了在农场的锻炼加持,他的适应能力又好又快。这时候,克里斯蒂交了新的女朋友,作者费了一番笔墨在这个新人物上,我就知道她又另有安排。
果然,克里斯蒂的女朋友是银行一位信贷业务员,在她的建议下,列维完全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提前达成梦想。列维有了梦想,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不过他后续的行动让人失望,他竟然向莉迪娅提出请求让她的情人借一万英镑实现那个对他而言遥不可及的梦想。
莉迪娅没有答应他,从此和列维断了联系。列维几经挣扎,又意外得到了一份养老院主厨的兼职,与此同时希腊的餐馆老板邀请他帮厨,他的收入直线上升,他的梦想已近在咫尺。不得不说列维的运气来源于他的人品,真应了那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列维最终攒够了钱,踏上了回家的路,在家乡成功创业,与主题相呼应,这是一个底层流浪汉在异国他乡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努力实现财富梦想的故事,他却在这样颠沛流离的人世中失去了爱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