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第二周复盘
Day7.《你有没有想过,五年后、自己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这篇文章要求写“环保”,但是我偏偏对这种类型的题材无感。
看了网友们的作文,个人感觉,都是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套话,虽然辞藻华丽、读来清新爽口,但是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主要是我写不来这样的文字。
毕业之后写作文,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
作文必须要有正能量,我却可以实话实说;作文必须要有华丽的词语——排比句、成语、名人名言什么的,但我却可以通篇大白话。
所以,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是借用“环保”的话题,来聊聊“目标管理”思维。
我脑洞大,两个不着边际的内容,也被我整合到了一起——材料里面说,要构思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从目标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想象一下目标实现之后的场景”,不要囿于目标本身、而是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我希望这是一篇“有用”的文章,而不是虚情假意地歌颂未来、然后把自己感动一番。
Day8.《迷茫是因为你不被“需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心态。
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只有从他人的身上找到自己,也只有从他人的角度给自己定位。
然后,我从“意义感”这个角度出发,聊了一些自己的感触:我们为什么有“被需要”的心态?我们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感?
现在想来,这篇文章还可以再深入一些,可以从“为别人服务”的角度来谈。
虽然别人常说“助人为乐”,但我觉得,助人的人更快乐。
Day9.《知识简史:从甲骨文到kindle》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这篇文章的题目有点儿宏大。
因为“语言”这个命题,也确实太大了一点儿。
起初想写两篇文章,一篇以“语言”为题,一篇以“文字”为题。但是,“文字”这篇被我写跑题了,写成了“知识”。虽然我在文中提到“文字是知识的载体”,但是通篇写下来,重点却不在“文字”上面。
姑且把这篇文章的主题改为“知识”吧!
PS: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写作文的学生来说,我建议不要把内容搞得太庞大了,首先是我们的阅历还不够丰富(这篇文章的很多细节,都是通过百度确认的,不然我怎么可能记住这么多东西);其次是时间不允许,因为在考场上,留给我们构思作文的时间并不多,也就一个小时左右;最后是篇幅的限制。太宏大的主题,不好收尾,这篇文章我尽力压缩,也写了3000字。
写作文的大忌就是“复杂”。越复杂,越浪费时间,越不好收尾,最后反而得不到高分。
如果你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文章?当然可以,不过要等到毕业以后。
作文是用来拿分的。
Day10.《语言的力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还是上一篇文章的立题。
这次缩小范围,试试从语言本身的角度出发,随性而写:聊聊宗教、聊聊古诗词、聊聊历史、聊聊艺术品……主要是这几个领域都是我比较熟悉的。你看我就没写C语言,也不写英语。
我们写作文也好、写文章也好,只需要写我们熟悉的东西就行。
这是一个写手的“原则”。
你可能会问:我熟悉的东西太少,肚子里面没有墨水,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呢?
嗯,我的回答可能有点儿废话——写作,拼的就是积累。
通过阅读、闲聊、思考、旅行,我们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量,丰富课外常识。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对每一个有志于写出好作品的人来说,这样做却是非常值得的。
Day11.《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负能量来了。
“被需要”不仅是我们寻找意义感的方式,同时,也会成为我们的深渊——过于在乎他人的目光,会让我们失去自我。
萨特有一句著名的话:他人即地狱。
很多人误以为是尼采说的。其实,尼采也说过类似的话:成为你自己。
“被需要”和“独立生活”之间的距离非常小。这更像是一个走钢索的过程:左边是“被他人需要、从而找到自己的意义感”,右边是“不在意别人的目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如果我们掌握不好两者的平衡,就会陷入“要么做自己、要么活在他人的期待中”的陷阱里面。
我觉得,我们不仅要有“被他人需要”的心态,也要有“能够独立于他人”的勇气。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Day12.微写作: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字数不多,抄在这里——
《红楼梦》贾宝玉:
贾府是清朝中后期的大家族,到宝玉已经是“富三代”了。贾府表面上风光无限、背地里却像王熙凤说的:外强中干。家族需要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大人物,而宝玉却偏偏想过文艺青年的自由生活。他叛逆、痛恨封建思想、希望追求真爱,却又没有能力去改变命运。最后,当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时候,宝玉只能选择遁入空门、选择避世隐居。
多说一句:即使贾宝玉有幸和林黛玉成亲,他们也无法在这个家族里过上幸福的生活。黛玉不喜欢被束缚,宝玉又没有能力撑起一个家。而家族里那些鬼迷心窍的亲戚,也不是他们能压制得了的。
《呐喊》
孔乙己:学历再高,如果没有对口的专业、学非所用,最终只能落魄潦倒;
阿Q:自嘲是一种风度,但使用过度也会让人缺乏“自知之明”;
狂人日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能够理解你的人,在一个世纪以后。
《平凡的世界》没看过。
不大喜欢太过深沉的作品。
很多网友看到这道“微写作”的题目,就觉得这次要考砸了——一本书都没看过,怎么写啊?
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写作靠的就是积累。
那些所谓的写作技巧,都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果没有积累,任你再多技巧,也无用武之地。
技巧,永远只能是加分项;
而积累,才是写作的根基所在。
下周加油~
还有7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