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约束的核心是要有规则意识。规则是人工作、学习以及待人接物的底线,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自由的,而一旦触碰了底线,必须受到制约甚至惩罚。一个人如果有了清晰的规则意识,就会有安全感,在规则始终统一并明确的前提下,人的自控力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把下面三件事情做好,可以有效提升自我约束能力。
第一,是给自己设置清晰的目标,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人就会像无头苍蝇那样,看上去忙得不行,其实什么也做不好。制定1~2个目标,自己紧紧抓住不放,就可以提升工作的专注力,又可以养成坚持不懈的好习惯,还能轻轻松松的实现预期,一举多得。目标确定之后,要有跟进的实施计划,这个计划也不能太琐碎和细致,比如把每天的时间和任务都安排满满,一旦有些突发的事情要处理,就会让自己的计划泡汤,让心灵很不爽,要善于在长期与短期、精确与模糊的目标和计划之内求得平衡。
二是要制定简单明了的规则。要让自己的行为受到监控,就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当自己始终按照既定的规则来做事时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可以降低意志力的消耗。面对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不要总想着拖到最后一刻再去做,只要这件事情还没有完成,心里就会一直惦念,惦念就必然带来意志力的不断消耗,所以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一件事情,尽早让大脑清零就是做事的基本规则。
马克连科认为,纪律和自由两者对立统一,纪律就是自由。在规则范围之内的舒畅,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平时不懂得约束自己的人,看上去是自由的,但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越活越没有自由,没有选择的资本。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不会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成长自己。我们往往会在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身上发现他们惊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以为是他们优秀才自律,其实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自律才变得优秀。优秀者更容易理解约束与自由、自律和优秀之间的关系,在自己成为优秀者之后,会更加努力严以律己。人没有近路可走,要想成为优秀者,必须从自律开始。越自律,越优秀。
外界的约束和严格的要求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就像弹簧一样,世界的压力越大,一旦松手后,反弹的就越厉害。很多孩子在家长老师面前,是乖孩子,可一旦离开了他们的事业,就变得非常的狂野,这就是外界的约束力太强的缘故,只有学会自我约束,人才有可能养成自控的习惯并形成自制力。
通过自我反思来加强自我监控,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记录并加以反思,用量化自我的方式来提升自我意志,审视自己的自我约束状况,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磕磕绊绊,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儿,但有自制力的人,其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能够及时反思,不断总结,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从而让自己不断走向新的成功。
三是经常给予自我奖励,自己制定的目标与进展,或者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就要给自己一些奖励,让自己更好的体验成就感。大脑的奖励机制涉及进化的底层动力,大脑某些部位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让人得到快感,从激励人去做某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