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时候属于想hold也hold不住,而不想写,则感觉如同关上了门。磨蹭半天才开始趴在床上启动。
写下第一句话就是上述标题,感觉下笔艰难,正处于写东西如同情感关上门的状态。细思缘由与读了几本书有一定关系,脑子里被一些没理出头绪的一条条思想占领,写啥不写啥成了需要仔细揪才稍有眉目的事儿,有些担负。
这几本书,大约属于职场类,其中就有冯唐的成事儿心法,还有其他几本。感觉这个主题实在有太多人在写,很多话题似曾相识,为啥这么热火?是这类话题具有普适价值?大家都需要励志,需要一些职场上如何与人与己与工作相处的方法论。
这本书有睿智的一些做法,比如用曾国藩的一些语言来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随后用自己职场实践举例比如在麦肯锡工作的十年,在最后再总结全文。每一篇大约字数在2-3000字左右,不是太长但也有些读得过瘾的样子了,这一小篇文字便也就成了,我想这是一个逐渐积累起的主题。
于是这篇文章的方法论也大致有了,理论依据来自曾国藩的语录,人是大家大榜样,于是来自东方管理智慧的诸多观点也就立住了足。随后麦肯锡管理咨询工作,这些拿国际知名管理公司的工作实践来举例就让这些观点得到了好的支撑,于是用金字塔原理来拆解核心观点,之后再分解3-7条一级观点,随后再每一条又3-7条论据或观点的做法就出来写书的框架了。
关于这本书的具体观点和金句随后会单独撰文来记录。单从书的方法论层面,感觉几个关键要素找的很靓,于是这本书的独特性价值性就出来了。
看到直播间董宇辉与张朝阳的几句对话,他小黑板上记录过费曼学习法。因为买过了还没看这本书,经这么个总结似的一句话,知道了大约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大约能记住50%,而教人学则会记住90%,这个观点应该在很多教育学专业书籍里都提到过。而一本市面上流行的职场畅销书就讲了这么一件事儿,可不,一本书显然不是空穴来风的写,引用一些经典理论,做些符合职场实践的演绎,就可以得到广泛的一些接受。书就是这么来的吗?我回头要去验证一下。
看来不吝教人,则是最好的学习法。总结的第二条似乎是从兴趣出发。朝阳ceo是聪明的学生,学生时代参加了很多竞赛,每次都处于害怕不出彩的心理导致后来好长时间的厌学,所以他多年以后事业强大有选择自由到时候,他又想起了自己喜爱的物理,决定重新拾起,且选择做物理老师。第三条是要不断鼓励,则就会在此逐渐擅长。还有两条记不准了。
这里我看见了一本书的来龙去脉。也看见了一种方法论。
网友评论